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土地之外的城乡差别

yangguangjujiao 2013-12-24 22:00:41 总第161期 放大 缩小

 

最近,在北京工作生活已达5年之久的陈辉、张静夫妇深刻感受到户籍的“威力”。夫妻二人的老家均在江西农村。20岁那年,俩人便来到北京务工,陈辉在一家酒店做后厨,张静在一所民营学校当保洁员。

5年过去了,夫妻二人依靠自己的双手积累了一笔小小的财富。租住的房屋也从最初位于昌平的十平米合租房,一步步搬迁至北五环的小开间。如果不是最近要办理准生证,张静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融入这个大城市了”。

身份绑定的不公

今年初,二人结婚三年。张静计划“年内怀一个宝宝”。可是,这个计划从开始便被现实羁绊。

因为夫妻二人的户口均在农村老家,办理准生证必须得回到户口所在地。“父亲在老家替我跑了两趟,但计生部门说必须本人来。来来回回,简直折腾死了。”张静说。

而在北京,夫妇二人得到的答案是:户口在老家,谁能证明你们没有孩子?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分别在单位开具了未生育证明。可老家仍然不承认。不得已,俩人只好托熟人解决了问题。

前不久,“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在网络广为流传。不过,对于出生在河北农村的孙国辉而言,当城市人抱怨“养不起”孩子时,农村孩子还在呼唤最基本的教育资源。

这份排行榜详细列出了各大城市从孩子出生到工作,父母的花销项目。其所包含的内容之繁多,令孙国辉感慨“这样的抱怨对于农村家庭都是种奢望”。

的确,当城市居民开始为月嫂费、择校费、补习家教、特长爱好、人情送礼等开销大吐苦水时,不少农村孩子只能在池塘、农田、河边打发课外时光。当城市居民在思考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时”,农村家庭却还为一年几千元的大学学费而皱着眉头。

这样的差别孙国辉感同身受。大学四年,他是宿舍里出名的“抠门儿”和“拼命三郎”。因为每年父母为凑齐学费已经绞尽脑汁,他必须靠优异的成绩和打工来养活自己。当来自城市的室友们在思考周末应该去郊游还是看电影时,孙国辉情愿闷在自习室,因为这是最廉价的“娱乐”。

日前《学习时报》刊登文章指出:重点高校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以北大为例,20年间,这一比例已从30%降至10%。文章分析,农村孩子难上好大学有其客观原因:正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教育鸿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

“城乡差别”会卡在哪个环节?

不平等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2007年曾发生过一起极端医疗事件。湖南籍来京务工人员肖志军拒绝剖腹产手术签字,导致其妻李丽云死在医院里。事件发生后,“谁该为这次死亡负责”成为舆论焦点。有媒体将矛头指向肖志军,称其“麻木、自私、愚昧”。然而,这并非事情的全貌。

答案的另一个细节令人感到冰冷而震惊。据媒体转述,肖志军不签字重要理由之一是:“我妻子是感冒,用药治疗就会好转,还可以自己生孩子,以后我还要生二胎。如果我签字了,医院就不给用药治疗了。我没钱。”

正是出于对贫穷的恐惧加之愚昧的判断,导致肖志军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作为在北京的农民工,肖志军和其家人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劳动。然而,他们并未享受到平等的医疗保险。

事实上,自从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北京已成为首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城市。然而,享受这一福利的前提是:户口在北京的居民。显然,肖志军夫妇并没有这项权利。同样身为公民,却在基本医保制度前遭遇了如此不公的待遇。

12年前,刘桂文从山东广饶农村来北京务工,现在是北京一家商场的仓库管理员。目前,夫妻二人的月收入在一万元左右。

儿子张博文从小在北京读书,但户口一直没有解决。明年张博文就要参加高考了。如果在北京高考,刘桂文相信他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不过,令她担心的一天还是来了。不久前,老师通知她带儿子回原籍高考。不过即便被高考“卡”住了,刘桂文并不后悔让儿子在北京受教育。因为她深知,“在农村老家的学校,能培养出个大专生都很难得了,把儿子送回去读书才是真的毁了他。”

大量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并未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些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城镇化的进程,也损害了城镇化的质量。

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之路上,农民将是无法忽视的重要群体。如何让他们实现彻彻底底的转变?人们还需拭目以待。

(骆 沙)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