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决定将旗下化妆品品牌卡尼尔产品线撤出中国。这家法国化妆品和护肤品集团于近日宣布在中国停止销售卡尼尔美容美发用品。而在此之前,一家在华规模仅次于欧莱雅集团的美国竞争对手露华浓公司,已经宣布撤出中国市场,并裁员1100人。
欧莱雅是在华外资化妆品领军品牌之一,该品牌宣布在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主打另两个品牌:化妆品牌美宝莲和护肤护发品牌巴黎欧莱雅。
去年,英国零售商乐购(Tesco)将其中国业务由独立投资变更为与本土企业合资的形式运营。德国的麦德龙集团(Metro)关闭了其在中国的电子产品卖场。
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都被视为有收益的良性投资。率先进军这些市场的公司,例如,联合利华(Unilever)的股价一路上涨。而那些商业嗅觉迟钝,进军步伐缓慢的公司,例如宝洁(Procter & Gamble)则股价表现尚佳。
但这种看法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非对盈利模式的理性判断。例如,美国的家得宝(Home Depot)和英国的百安居(B&Q)都未能在中国市场成功开拓出一个DIY市场。而那些成功收获第一桶金的公司,也不能忽视其利润因为竞争企业地不断涌入而缩水。这意味着,所有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不管是零售商还是制造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应更有选择性。(摘自英国《金融时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