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第一个中国“韩美林日”在北京确立,这是对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将1980年1月1日定为“韩美林日”的延续——那年的10月1日至5日,韩美林在美国多个城市举办巡回画展,成为大陆艺术家在美办个展的第一人。
与此同时,首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在韩美林艺术馆举行,建筑学家吴良镛、纽约新世贸中心大楼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家冯骥才、雕塑家吴为山等出席并阐述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几成“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空间,如何拥有艺术美。
丹尼尔·里伯斯金在设计新世贸中心时,尤其强调“重生”的概念,“‘9·11事件’后,纽约将从废墟上拔地而起。”于是,他的设计做了一些象征性的处理,比如,用高耸的塔楼象征自由女神高举的火炬;保留了过去世贸中心的一些基石,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观众能从博物馆中知道,有来自96个不同国家的人在“9·11事件”中死亡,包括中国人。
里伯斯金说:“这里不应该建成高层写字楼,而要看得到天际线、看到希望。利用公共空间,让每个新到纽约的人都能感觉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让不同国家的人能站在一起,这就是我设计的目的。”
冯骥才这些年来一直在为古老美好的东西“请命”,他想做一个阻拦者,但是挡不住轰鸣的推土机,于是只好请了很多摄影师把美好的东西拍下来。冯骥才说:“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要让美在任何地方都成为胜利者。”他认为,城市空间中的美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历史的美,每代人都把那个时代的审美积累在城市中;二是当代的美,即当代人的创造。
然而,这两种美现在却都有失落的危险。“一方面,最近30年几乎找不着历史美了,这是我们的无知与悲剧;另一方面,当代又创造了怎样的公共环境呢?”冯骥才说,“一是商业文化带来的问题。我们的城市中充满了‘土豪’式的审美,浅薄、炫富、庸俗。二是政府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城市由建筑师和人文知识分子发挥主要作用。”冯骥才2013年3月在伦敦讲学时,看到当地有一个鸽子广场,广场上展示的雕塑都是雕塑家先把作品放到官网上公示,再由伦敦市民投票决定的。“政府和建筑师的关系,就应该是政府搭台,艺术家唱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朱文一为大家带来了唐山启新水泥厂“变身”成为中国水泥博物馆的故事。建造于1889年的水泥厂于2011年停产后,建筑学家发现了它独特的工业之美,比如,历经百年如积雪一样的水泥灰、丹麦生产的水泥窑机器、木结构的火车站。朱文一在现场呼吁:“我们对城市里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建筑遗存,都应该保持尊重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城市特色就会彰显,就能避免千城一面。”
说到“千城一面”的忧虑,刚刚连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的吴为山透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661个城市中升起了大大小小的不锈钢球,名字诸如‘托起明天的太阳’、‘开发区大有希望’。这种趋同化、公式化、简单化的所谓艺术创作屡屡出现。”
主持人白岩松多年前采访建筑大师贝聿铭时,问他对北京的建设感觉如何,贝老幽默地用一句话回答:“规划很好,将来拆起来方便。”
在这次讲坛上,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也分享了北京公共空间的艺术。施卫良说:“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秩序、设计与协作上,如混乱的停车秩序、历史文化区内突兀的变电箱机、施工方和政府之间的协作不畅。”一些创新也在近年来逐步实施,比如把地面铺砖设计成26个英文字母,赋予整个街道空间艺术气息;把变电箱的外形改造成与整个街区风格相同。施卫良强调:“光有设计不行,离实施还很远,需要政府很多部门一起投入到协作之中。”
1950年,应梁思成之邀,吴良镛回国,从此与北京这座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已年逾九旬的他是讲坛最后一个演讲者。吴良镛说:“现在说到艺术,很多都是放在博物馆里,但外面的公共空间中又有多少艺术成分?对这一点我很难过。公共空间无所不在,在城市,也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更应是无所不在,博物馆之外才是更大的中国。”
关于为什么要举办这个论坛,韩美林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不能在艺术上、文化上落后,这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先进和繁荣。”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