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认为,中国学生掌握知识不经过消化和理解,死记硬背,在课堂上喊着完全一样的答案。但参观过几所学校后,我发现,很难看到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传言:中国学生长时间待在学校里。实际上,他们的教学时长跟我们差不多。不同的是,他们更有效率。
从各个层面来讲,上海都正在崛起,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确实惊人。当我和一些英国教师及数学专家走访了当地学校后,我发现了一件更值得关注的事。
统计数据显示:低于16岁的学生群体中,上海孩子的数学能力比英国孩子平均领先3年;即便是上海表现最差的孩子,数学能力也领先英国最优秀的学生1年。去年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国际学生能力与评量计划》的结果,上海学生在数学能力一项上位居榜首。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中国人牺牲学生的创造力换来的结果。可如果你真正参观过他们的教室,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中国的老师也并不专制独断,而是亲切又专业。学生面向黑板,因此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在我观摩的每一节课上,孩子们都充满热情、积极回答问题。老师讲清概念后,安排学生自己做习题,并很快就得到教学反馈。
在这里,我见到了一群富有才气、善于启发学生的数学老师。无论是英国还是上海,6岁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相似的——简单的加减法。但在中国,这项教学目标被层层分解,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讨论。课堂上,例题的难度是逐渐增加的。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们还配有不同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师花费很多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与同事讨论授课技巧。
中国的学生在家要完成一部分习题,老师收到后立即批阅,如果发现哪里有问题,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中国的小学和中学,数学课每天都有,老师通过作业反馈查出问题,并确保不让每个孩子掉队。
这种偏向深度解析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进入中学后,会有更大进步。我曾看到一个14岁的中国孩子学习几何,而在英国,这是高中生才接触的内容。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能用到,如计算工业生产力水平、山顶的温差等。
在教学方面表现卓越的,不仅是上海,远离沿海发达地区的湖北省也是如此。在那里,我观摩了更多出色的数学课,课程同样围绕课堂讲授、练习、互动、家庭作业和课后辅导展开。
我问这些学生将来想做什么,得到最多的答案是“科学家”或“工程师”,还有“数学老师”。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都明白,学好数学,对他们的前途非常重要。中国还有句俗语,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果有人觉得数学不重要,会被当地人视作很可笑。在中国,没人会自豪地宣称自己“没学好数学”。对大部分高校来说,数学是基本的入学要求。年轻人把它看做创造美好未来的工具、在技术主导的全球经济下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今天,数学能力已成为农业、金融和制造等行业的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数学正帮助我们的学生取得进步,走向社会前沿。
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中国人对数学这门课的重视以及中国孩子都想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念。
(英国《每日电讯》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