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就在想上个好初中,初中的时候就在想考个好高中,高中的时候就在想考个好大学,大学的时候就在想考个研读个博……”这是中国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路径。至于职业规划,那是大学快毕业时才会去想的事情。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盲目无规划的学生不占少数,看高考分数、听父母安排成为其主流心态。
这样的教育模式长期以来畸形倚重“学术性”人才培养,本刊特约撰稿人余旖在《新“抡才大典”的革新》一文中认为,高考对教育最大的伤害,在于它几乎成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绝对指挥棒。而一旦整个中学教育都把升学当做立命之本,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就会被忽视,这是中学教育本末倒置的原因。
高考从1977年恢复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就被视作改变个人命运最好的平台,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文明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改革从未停止,由此引起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这些完善“全国最大人才选拔体系”的举措,无一不牵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长期利益,影响可谓深远而复杂。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公开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学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这将是怎样一个风向?对于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又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从此以后对于未来出路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在失业率较低的德国和瑞士,职业教育分别占比78%和82%。但是在中国,“技能型人才”数量奇缺、缺口巨大,中国需要数以亿计的站在生产一线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有“轻工”的传统。
特约撰稿人李妍在《高考改革去向何处》一文中表示,中国“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让学生成了教育流水线上的产物,不仅失去了个性,也不知自身所长,直到进入大学后也不知道自己踏入社会之后能够从事什么职业,人才纠错成本过高。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开始,然后才可能真正尊重学生们对教育的选择权。教育培养人才,首先要让受教育者能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最终真正满足学生的教育诉求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
就本次高考改革等一系列话题,本刊专访了一直从事教育改革研究的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杨东平院长表示,这次的高考改革,不仅仅是高考的考试方式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与理想的变革。未来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教育的价值要从国家主义回归人本主义。人的成长、幸福、快乐是重要的教育目的。教育既不能以升学率、以数字为本,不能以经营、创收为本,也不应将学生视为单纯实现国家目标的工具。
高考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要顺利推进“两类人才、两种模式”改革,首先要让两类人才、两类教育同等重要起来。引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考上“蓝翔”(技校)和考上“北大”的喜悦应该是一样的。这就需要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更多的院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要扭转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传统偏见,尤其是在待遇和社会地位上。
本期文化栏目中的《教育“军备竞赛”让青少年变得很功利》一文也表达了对当前教育的忧虑和对此次高考改革的期待;观察栏目则关注了近日备受争议的京津冀一体化的消息,以及其对楼市的影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