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
北京晨报:当前,对于文化的重视,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尤其作为文化创造力核心的书籍,在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中,显示出蓬勃的气势。但是在具体的产业发展之外,现在社会上仍然有一些对待知识、对待文化的落后观念和做法,需要我们用进一步的发展和教育去破除和改变。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因为教育和生活经历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能很多人阅读的态度不够积极,更多地愿意阅读一些比较娱乐化的简单读物,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兴起,很多人将阅读转向了电子媒体,相比传统出版业,电子媒体更加驳杂,而且存在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
见解:
中国网: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地球与我”。释放的深层含义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由此可以判断,要读书,要读有意义的书,要保护知识产权,而前提是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书,不论肤色,无论长幼。
南方日报: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就是钱可以代替一切,没有知识不要紧,有钱买就可以,甚至有很多时候,拿来就可。近些年层出不穷的考试抄袭、论文抄袭、出版抄袭等现象就是对知识轻视到了极点的表现。只有真正尊重知识的人才能成长,只有真正尊重知识的社会才能发展。
中国文化报:“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尊重知识。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