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当他们在谈论“中国游客”时,他们在谈什么

yangguangjingpin 2014-05-20 15:10:05 总第172期 放大 缩小

 

“许多年以后,面对香港旺角鳞次栉比的楼,有位小朋友一定会想起父母带他来购物的那个遥远又糟糕的下午。”很多人大概都不会忘记2014年4月《人民日报》这篇评论马尔克斯式的开头,但真正值得回忆的却是“那个遥远又糟糕的下午”。前段时间,一段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被人拍照后父母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港人与内地人之间关于游客素质的争吵与辩论由来已久,此次事件就像一颗火星,再次引爆关于中国内地游客素质的大讨论。

在此之前,关于“中国游客”最激烈的争议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用中文刻上的“丁锦昊到此一游”,还有不断传出的国际航班上中国游客因为小事大打出手。一说起“中国游客”,全世界人民都五味杂陈。正如某周刊一篇文章所指出的,一方面,“欧洲人在说,‘谢谢中国’”,因为中国游客扫货全球。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出境旅游花费达到690亿美元,比北京市2011年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此后该项消费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近两年来,中国游客动辄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索。

“每个旅游的人出境(旅游)时,已经不是你自己了,你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旅游达人孙剑说,“别人在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只知道你是中国来的,看到你的不文明行为,他就说你是中国人。”于是大量的游客个人陋习被贴上了“中国”的标签。从亚洲到欧洲,长久以来,全世界的人们对中国游客议论纷纷,当事者在讨论着中国游客的素质,他们亦在讨论着文明或是文明冲突的话题。

《人民日报》曾有着一针见血的点评。中国游客之所以差评不断,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不自觉的“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也有人为“中国游客”喊冤。据美国某网站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世界上远非最不受欢迎,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在名声最坏的游客排行榜上都排在中国前面。特约撰稿人刘浩睿在《那些被“冤枉”中国游客》中表示:“每一年,中国游客的行为都会登上负面新闻,可是网友狂欢之后,道德胜利了吗?理智胜利了吗?正义胜利了吗?如果一个社会的内在差异性正在被人不断地撕扯拉大,长此以往,社会本身必然成为牺牲品。”

有人建议对“中国游客”保持宽容态度,特约撰稿人陶短房在《出境游如何不再被“指控”》中表示: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走向开放、走向国门外之际,都会有种种不适应。讳疾忌医不可取,刻意夸大,并动辄将个体行为说成“民族性”同样不可取。文明素养的进步并非旦夕之功,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惟有加强全社会的日常文明修养,国内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普及、不文明行为消失了,“丢人丢到海外”的尴尬自然也就少了。

本期阳光观察栏目还关注了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塌楼”事件《是什么缩短了楼房使用年限》和同样引起热议的《浙江省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将上任 年薪30万至60万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