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警察配枪“走火”背后的隐忧

yangguangjujiao 2014-06-19 17:34:38 总第174期 放大 缩小

 

“民警”与“配枪”两个关键词火了。

从四川泸州交警副大队长因开房“丢枪”,到民警在郑州幼儿园汇演上枪支“走火”伤5人,再到云南罗平民警劝架时因配枪“走火”致人死亡……短短几天内,这几个极端事件,因“枪支不当使用”的疑云而联系在了一起,搅动着网络舆论场。

中青舆情分析师看到,仅在微博平台上,2014年5月,这几起事件的讨论量均在10万以上。而俨然演成一场“罗生门”的罗平民警配枪“走火”致死案,更像磁石般,牢牢吸引着公众目光。

据死者家属称,此警察是“醉酒后”与村民发生冲突,而“一枪打出两伤口的”;稍晚的官方版本则与之不同,称是死者酒后与民警冲突,民警鸣枪示警后无效,在双方撕扯过程中,配枪才“走火”伤人的。尽管面对两种版本,有网民提示“别急,让真相飞一会”,但围绕民警配枪的是与非、利与弊、喜与忧,早已众说纷纭。

显然,罗平官方不算成功的舆情响应,把不少网民推到了自己的对面:用时事评论员杨锦麟的话说——“警为反恐配枪巡逻民众却怕枪‘乱开’”。

时间倒回至两个月前,民警配枪也许根本掀不起舆论话题。原因很简单,它还不具有普遍性。而在此期间,让它的公共性陡然升级的关键变量是——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来袭。

今年4月份起,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北京、上海、郑州等国内多个城市一线民警均开始持枪上街巡逻。新疆“5·22严重暴力恐怖袭击”发生后,为打击各种暴力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定,全国各地安保升级,民警持枪巡逻,渐成常态。

维护社会治安,必要时使用武力,这是对警察职权的最简单描述,也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中青舆情分析师看到,警察配枪本身,在舆论层面争议不大,但这一重大改变背后,两个问题凸显。

用老百姓的话概括:“一是警察能用好手中的配枪吗?二是如果配枪被滥用,怎么办?”

中青舆情分析师发现,这种隐忧均非空穴来风。

首先,不少治安专家分析,警察要安全、正确地使用手中配枪,既需要“功夫在平时”的严格训练,也需要一套清晰、可操作的“开枪规则”。网民“老等V”一语道破其中奥义:“警察持枪固然具有震慑作用,但枪这东西,没有素质是拿不起来的。”

而上述条件还有待达成。有河南基层民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以警察的视角看,相比“配枪扩权”,更多民警更在意配枪所带来的责任——“如果不带枪,民警巡逻累了可以去路边小店歇一下喝口水,要是带着枪,哪儿都不敢去,就算是上厕所也得操枪的心。”此外,媒体披露,“不会用,不敢用”也困扰着一些平时与枪支接触较少的民警,忽然配了枪,必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警察配枪用枪,在国外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心理评估的,不是所有警察都配枪。中国过去严格限制警察用枪,很多警察工作十年都没有打过几发子弹,现在突然鼓励用枪,短期内能不出事吗?”在国外大学任教的法学老师“王小渔在海边”这样分析。

而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警察配枪之后,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5月发生的枪支“走火”事件,之所以掀动舆论热潮,在中青舆情分析师看来,失败的舆情响应要甚于“走火”事实本身。以罗平民警配枪“走火”事件为例,“为何‘走火’能留下两个伤口”,“警察抢尸”的说法从何而来,在这些关键信息上语焉不详,官方的说法就难有公信力。一句话,人们也许可以原谅民警一次极偶然的“走火”,但不能原谅以“走火”为借口,滥用手中的警察权——这也是它能搅动舆论的核心所在。

事实上,一些网民可能不知道,目前,民警用枪已有一套管理规则。据媒体披露,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就算民警身上带有枪,开枪也“十分谨慎”。因为“每颗子弹都有编号,若是开了枪,要找回弹壳,写好事情经过材料,找主管领导签字,再逐级上报市局,登记在册。如果伤到无辜的人,等待你的将是复杂的调查。”

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民警普遍配枪,的确意味着警察权扩张。“有权必有责”,为了防止权力无限膨胀,给它编织一个更好的制度笼子,自不待言。

(青年商旅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