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调查:公布高考状元该不该?

yangguangjujiao 2014-07-23 18:54:12 总第176期 放大 缩小

 

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除了分数线以外,最受媒体关注的莫过于高考状元了,媒体忙着挖人物、挖故事,状元所在学校忙着扩大知名度,商家也打着赞助的旗号凑上来……多地教育部门曾要求不得公布高考状元,但这未能阻止状元被发现、被热炒。

高考状元该不该公布、该不该被热炒?南方日报记者在问卷网发起网络调查,截至6月27日17时,在900余人参与的调查中,正反双方人数几乎持平,双方意见分歧较大。

状元热引出去年“旧”状元往事

百度指数显示,目前关键词“高考状元”的整体搜索指数高达12986,最高达到25868,几乎是高考成绩公布前的10倍,整体环比增加880%,同比增加21%,热度可见一斑。对高考状元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浙江、江苏高居前两名,北京、广东、山东紧随其后。相关搜索词包括高考、高考状元笔记、高考状元学习方法和各地高考状元的名字等。

根据问卷网调查结果,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公布高考状元的网友占42%,不应该公布的占37%,说不清的占21%。认为媒体应该关注高考状元的占39%,不该关注的占39%,说不清的占22%。正反双方延续了网络空间和媒体上的激烈讨论态势,意见分歧较大。

每年媒体对高考状元的报道可谓“狂轰滥炸”。往年多为状元基本信息、学习方法的报道,今年“看点”更多。例如被反复报道的去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退学复读,今年再次获得辽宁省文科状元并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学国学。这一新闻除了报道本身,还引发了在哪读书好、是否该读国学等话题的讨论。

早在十年前,教育部明确叫停炒作高考状元,要求不得对高考升学率和高分学生进行宣传。随后几年,广东、海南、黑龙江等省纷纷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要求不得炒作,广东甚至试行要求不公布高考前十名的学生分数。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今年还致信媒体,希望不要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不过,这没能拦住媒体对高考状元和高分学生的追捧。今年在有些省市,虽然官方未公布高考状元,但学校、学校所在地主动发布,媒体顺藤摸瓜找到了状元甚至高分学生,报道人数从一人增加到了多人,报道密度比以前更大。

对此,43%的人认为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37%的人认为是状元背后利益链的推动,20%的人认为是全民考分崇拜的原因。

值得效仿还是让教育观念变功利?

成为高考状元,是否意味着人生成功?46%的人认为能考到状元将来会成功,41%的人认为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状元中也有失败者。

对此,网友@杨兴东认为:多数状元智商都高于平凡人,复制他们的故事,几乎没有路径可循。停留于胜负论英雄的思维,迷恋于分数神话英雄,破坏的是青少年成才的正常环境。对高考状元而言,舆论关注热情褪去之后,他们要学会走好今后的路,因为状元的光环并不能保证他们从此一马平川,风雨无阻。

支持报道高考状元的投票者中,38%认为高考状元难能可贵值得表扬,28%认为有利于其他学生模仿学习,19%认为可以促进教育相关产业发展。

反对的人中,44%认为过度报道会扭曲公众价值观,23%认为会给学校、师生带来更大的升学压力,21%认为会让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深入人心,6%的人认为不利于祛除不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对于状元的追捧,最大根源在于状元背后所隐藏的利益链条。对状元所在学校而言,状元是扩大知名度的最佳武器,日后向上可争取更多经费,向下可录取更多的优质生源。对商家而言,状元可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特别是教育相关产业,用状元来做广告,是对市场的一次精准营销。

有分析人士指出,状元背后的利益链与当前教育功利化密不可分,以升学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使学校背上沉重的升学包袱。如果整个社会能不以分数评价学校的好坏,减少教育中的功利因素,才能彻底斩断状元背后的利益链。没了利益推动,状元热自然而然就会冷下去。

(南方日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