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偌大城市容不下小小的报刊亭

yangguangbaodao 2014-09-24 13:13:36 ■ 毕晓宁 总第180期 放大 缩小

 

近日,北京整治报刊亭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北京目前已有72座报刊亭被强制拆除。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称,年内将集中整治报刊亭与早餐车。

据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统计,北京8成的书报杂志是通过报刊亭售出的,“独立的书店都关张了,现在又拆了报刊亭,北京还叫什么文化之都?”有人愤愤不平。作为传播文化的一个载体,报刊亭不仅不应该拆,而且应当把它作为传播文化与信息的一个窗口,给予支持,使之发展,同时更应该把它作为提升首都形象的一个重要阵地,让它在全国公众面前展示首都作为文化中心的文化特色。

那么以整治市容的名义强拆报刊亭,这个理由成立吗?在北京全城的街道中,报刊亭并不是影响市容的一个主要因素,整治市容先从传播文化的报刊亭下刀,未免有些让人想不通。

新华社媒体《参考消息》评论说,报刊亭填补了都市文化的空白,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要。如果因为“卫生运动需要”,就搞得市民吃不上早点,因为“市容美观需要”,就搞得市民不方便买到报刊,这显然是一种“惰政”,是以清除、取缔代替适当引导、管理,是因噎废食的表现。北京作为首都、首善之区,市容市貌不能以牺牲报刊亭为代价,不能放任服装小店、餐饮小店、杂货小店的脏乱差不管而选择强拆报刊亭。

报刊亭的文化符号

报刊亭的功用是什么?它几乎是报纸和杂志唯一的零售窗口。尽管人们已经习惯从互联网上获得新闻信息,但纸质的报刊依旧以其印刷精美、易于保存和可信性强,获得很多市民的青睐。当然,政府的声音,很多也会通过纸质媒介正式发布。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年来压缩报刊亭数量,实际上也是压缩纸质媒介的发行渠道,压缩了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

世界大都市、同样也是作为国家首都的巴黎、伦敦等,报刊亭都被作为文化载体保存下来,政府不仅允许它们存在,甚至还有意将它们打造成文化的象征。例如,著名的巴黎卢浮宫门口,同样少不了报亭的存在;而在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对面一条主干道的人行道上,也同样突兀着一间报刊亭。

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将报刊亭视为市容整治的对象,南京、郑州都曾大规模拆除报刊亭。这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上的不同,承载着传递政府声音、传递文化的报刊亭,其实是可以作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悠久历史传统的标志,所以城市可以考虑把报刊亭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打造成一种城市名片。

把报刊亭作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元素保留下来,北京是最具备优势的。首先,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媒体,资源优势明显;其次,北京市民有买报看报的传统,人数众多,受众群体得天独厚;第三,北京是办报办刊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一些报纸有着数十年的历史,甚至影响过国家的发展历程,几乎是中国报刊历史的博物馆。有如此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多加利用、因势利导,让它成为北京文化的风景线?

报刊亭虽然存在着问题,却是可以改善的。今年年初,北京推出数字化报刊亭,可以实现银行转账等功能。如果能够加大一些投入,将现代化改造持续下去,再进行统一包装,完全可以起到既方便市民也美化市容的作用。管理城市,不能非此即彼,而要因势利导、多元化思维,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变成顺手的事。

去年,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总经理刘绍权接受采访时说,邮政集团公司准备在两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投入近5亿元,新建更新报刊亭1万个,使邮政报刊亭成为“十分钟便民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民生的功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报刊亭其实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政府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扶植和积极引导。

失落的城市文明

据统计,2008年到2012年间,全国仅邮政报刊亭就拆掉了1万多个,拆除的理由多半是“影响市容”、“难以管理”。现在,又添了个新理由,称“居民喜欢看电脑玩手机,没人看报纸杂志了”,市场需求萎缩,经营报刊亭不赚钱,不如拆掉。

报刊亭是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曾几何时,在报刊亭看报纸,是城市各个角落经常能看到的场景。下班的时候,到报刊亭买上一份报纸,饱览国内外新闻、奇闻轶事,是很多人乐此不疲的事。报刊亭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阅读成为了人们的习惯。一座城市中报刊亭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我们感慨于国人阅读量之少。在前不久的上海书展上,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欣喜于书展的热闹之时,也感叹“真正读书的人少之又少”。他说:“如果人人都不爱读书,国家的发展就没后劲了。”阅读拟立法引发的议论还未散去,“犹太人年均阅读64本书,而国人年均读书不到5本”的消息,又刺激着大众的神经。犹太人人数不多,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大有人在,这让至今只有莫言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中国大陆情何以堪。再往前推,更有《红楼梦》等名著被列入“读不下去”的排行榜,让人内心感到“心酸”,也为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感到担忧。

我们担忧于阅读是否方便。一座城市中,报刊亭、农家书屋、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是否到位,关系到能否为市民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否培育出全民阅读的土壤。星罗棋布地散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报刊亭,由于靠近居民小区、地理位置优越,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突飞猛进,使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群的选择,但接触电子阅读的大都是年轻人。还有一大批中老年人并不熟谙于互联网,他们依然有着买报看报的传统。但是,当报刊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越来越少时,人们买报纸、杂志不如以往那么便捷,人们的阅读习惯会受到很大挑战。如果是因为经营不善,报刊亭自身可以发展多种经营,政府也该把扶持报刊亭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

报刊亭是城市文明的风景线,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不能说拆就拆。作为城市的文明驿站,报刊亭在培育人们阅读习惯、滋养城市文明、打造书香城市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报刊亭,人们能轻易地买到相应的报纸杂志。经常性地阅读,能开拓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思维,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很多人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提升了,一座城市的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更容易开展。

报刊亭的未来

拆除报刊亭表面上看拆的是一个个铁皮屋,实际上拆掉的是城市文化的灵魂。评论人士指出,“一个城市的报刊亭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景线。我们说‘书香北京’,书香从哪里来?除了从传统的书店和网络书店之外,更重要的是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报刊亭。很多人正是依靠这些报刊亭,看到了最新鲜的新闻、也看到了最有趣的杂志,有些报刊亭还有图书出售。应该说,对于一直倡导‘书香北京’的首都来说,强制拆除报刊亭的做法实际上是野蛮的。”

但也有市民表示,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报刊亭的功能的确有所弱化。“作为我自己来说,我们现在很多电子杂志、很多网络信息获取,很多人看书只在手机上看,或者在网上浏览新闻。” 

实际上,电子化阅读的普及与书报期刊的存在并不矛盾,人们在通过新方式获得信息的同时,仍依赖和习惯传统阅读方式。更何况,还有许多中老年人、不能上网的人群,对报刊亭提供的精神食粮有着更切实的需求。$nextpage$

欧美国家的网络化进程比中国要高,但纽约仅在曼哈顿区就有200多个报刊亭,巴黎街道6个方向的大路口都有报刊亭,伦敦、柏林等城市的一些报刊亭还被装扮成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艺术品,报刊亭已经成为这些城市血脉的一部分。以纽约为例,纽约准许全市的报亭销售价格不超过10美元的物品,因此,报亭在书刊、地图、明信片等纸质产品之外,还可以出售如雨伞、耳机、手机套和充电器等商品,给匆忙的纽约人和游客增加了很多便利。

如果报刊亭能继续在北京生存下去,“便民智能岛”也许是报刊亭未来转型的一个方向。但同时,如果没有资金扶持,超过普通报刊亭几倍的成本也让人担心,北京智能化报刊亭的试点也许只能是试点。

城市的文化包容性

小小报刊亭不是第一次以公共事件的方式出现在舆论之中,2012年发生在郑州的报刊亭拆除行动,就曾受到全民关注。这次北京对部分报刊亭的“移改”,其所引发的关注度较之此前的拆除报刊亭事件的舆论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在行动上表现得更为激烈,其主要原因更在于:一方面,北京作为“首善之都”,人们理所当然对当地相关部门的执法规范与程序意识有着高于其他地方的期待,而发生在深夜的报刊亭强拆行动,显然令人失望;其次,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它本应表现出更多的包容性。而报刊亭直接对应的是一种城市文化符号,对它的非理性拆除,与其文化包容性的标榜已然相悖。

此前郑州的报刊亭,在被勒令拆除前其实经历了为服务于城市形象的改造,如数量增加、规范设置等,但最终还是以“为行人让路”的名义被拆除。自始至终,兴也好,拆也罢,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直接干预有着直接关系,而并非源自“自然的淘汰”。而这样的逻辑在北京报刊亭的故事中同样复制:据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报刊亭数量曾达到高峰,如今一批老报刊亭又面临强拆的命运。其中最大的决定因素,仍源自公权力之手。虽然北京相关部门在回应时轻描淡写地将深夜强拆报亭,称之为“依法移改不符合设置规范报刊亭”,但在既有的事实面前,如此回应着实难经推敲:如果是依法移改,为何要深夜强拆,既然是“规范与整治”,又何以怕在阳光下进行?是依法而行,为何不能向报刊亭主出示文件依据,争取获得配合?

从郑州到北京,报刊亭存废背后所凸显的执法逻辑如此惊人得一致,实在让人愤懑。这也实实在在地证明,当权力缺乏对社会空间与个体利益的应有尊重,执法程序得不到落实,“强拆”就将无处不在——哪怕是街头的报刊亭。报刊亭的一拆一建,都是权力意志直接作用下的产物,由时间所展现出的对比中,可见公权力本应该持有的谦抑性,依然没有本质上的进步。而公权力的意志能够不由分说地决定大街小巷报刊亭的存与废,很难说它是一种被关进笼子的权力。

无论如何,在报刊亭被拆一事上,执法程序上的公正考量应该优先于报刊亭存在必要性的讨论。当其背后所展现的权力运行逻辑得不到根本转换,我们拿什么来留住作为城市文化象征的报刊亭?而一座座“没有报刊亭的城市”,如果仅仅是公权力无处不在,执法程序被无视的注脚,那实在是一种更甚于报刊亭消亡本身的不可承受之重。

世界大城市如何管理报刊亭?

 其实,在世界很多大城市,报刊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刊不仅是一种商业存在,也是培养国民阅读习惯、滋养民众精神世界的载体。

首尔:獬豸商店

十多年前,韩国街头有很多专门的报刊亭,但最近几年数量锐减。遍地开花的24小时便利店逐渐取代了报刊亭售卖报刊的角色,报纸杂志电子版的普及也让电子订阅成为主流,智能手机的出现则挤占了更多人的阅读时间。

不过,一种名为“獬豸商店”(Haechi Shop)的街边贩卖台,依然充当着报刊亭的作用。在首尔市区的一些繁华地段,可以见到这些棕色的、装潢一致的街边贩卖台,店铺内主要出售饮料、香烟、彩票、电话卡等日常杂物,还在上班时段提供早餐,同时也配备了售卖报刊的货架。

这些贩卖台其实是首尔市政府为美化市容、同时扶助弱势群体而出台的政策成果。为了美化市容,2007年,首尔市政府通过公共设施标准设计征集方案,推出了四种新式贩卖台,内部还设有换气扇和冰箱等。每个贩卖台的造价达7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

巴黎:“别碰我的报刊亭!”

据2013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巴黎大区人认为,巴黎报刊亭是首都的象征。“巴黎没有报刊亭,这就像巴黎没有埃菲尔铁塔、伦敦没有红色电话亭、纽约没有黄色计程车一样。”的确如此,巴黎市现有的300余个报刊亭在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时代,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巴黎市每天最早开张的报刊亭早上4时30分亮灯,最晚的报刊亭凌晨两点关门。报刊亭不仅只是报刊的零售点,更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巴黎报刊亭保证了《巴黎日报》42%的销量。据调查显示,72%的巴黎市人会去看报刊亭摆放的报刊杂志的封面,54%的巴黎人会在看过封面后购买至少一份报刊。

2005年10月开始,巴黎市将报刊亭网络的管理和发展交由德高集团下属的Mediakiosk公司经营。德高集团总裁让-夏尔·德高曾在首届报刊亭庆祝活动揭幕致辞中说:“无论现在正进行的科技变化如何,巴黎报刊的未来都要经过报刊亭,巴黎市自己在未来的谱写中也不能缺少报刊亭。未来报刊亭的嬗变应伴随城市生活以及巴黎人民期待的变化。我们共同的职责应是行动起来,帮助报刊亭业主,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收入、巩固其经营模式,以及最终保证他们的根本性任务:传播报刊和提供便民服务,让我们的城市活跃并人性化,总之就是持续触动巴黎和巴黎人的心。”

总体而言,巴黎在管理报刊亭方面,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其他世界大都市学习:一是报刊亭建筑风格独特,且和周边环境相容;二是城市管理者将报刊亭视为一种文化传播和居民社交场所;三是报刊亭维护、更新、联网交由市场解决;四是报刊亭选址和配置得到严格论证,一经确立通常极少变动。

里约:居民生活的“好邻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里约更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阅读新闻,报纸销量越来越少,报刊亭每天进的报纸自然也不断减少,因为大多数读者已经采用订阅的方式。

在一个报刊亭内,报纸被放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进入报刊亭首先看到的是花花绿绿的旅游、休闲杂志,而事实上这些杂志也是装饰的成分更大,报刊亭充当便利店的角色才是正业。收款机旁摆满了口香糖、香烟等杂货,各大手机运营商的广告显示,这里可以购买电话卡或者直接为手机充值,这里也代卖彩票。

现在杂货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报刊亭都配有冰柜,出售冷饮和各种饮料。如果走到繁华一些的地方,特别是地铁站出口,报刊亭就更加商业化了,会有拖鞋、球迷围巾、地图、文身贴等物品出售。不过出售什么商品并不是店主自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进行备案,被批准后方可经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