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人爱上私立教育

banyuesudi 2014-12-18 17:36:57 总第186期 放大 缩小

 

对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来说,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高考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在高考中取得骄人成绩就能打开中国名声最显赫的高校的大门,不仅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有机会去海外工作,更相当于拿到了通向上层精英阶层的一张名片。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社会更依赖关系网络,而构建关系网络则是人们一生的重要工作。

对于高考失利的人来说,数年的煎熬和几个月的死记硬背换来的可能只是让他们上一所省内高校,毕业后为了留在大城市而辛勤奔波,只能和别人合租合住,最终沦为一名城市“蚁族”。

如果有人希望能够逃脱高考宿命,就只有出国留学这一条途径。这就需要拼命争取奖学金或是仰仗富有的父母出手资助。

这样一来,一些能提供英式A级考试和国际学士学位的私立学校,就为中产阶级子女提供了打开外国大学之门的钥匙。

“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上阶层人士。这些人很清楚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什么样的。”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中文教授贺麦晓表示。

在过去的十年里,你很难找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如此热衷于尽可能多地为下一代投入,让他们接受昂贵的国际教育,以获得教育领先优势。国际教育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学习的中国人,2004年为60000人,2014年为27万4000人,十年间增长了4倍还要多。目前,中国留学生占赴美留学生总量的1/3,创历史新高。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学生出国留学。不过,大部分留学生还是自费留学。教育,近年来特别是在线教育,已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许多教育公司都非常知名。根据德勤公司相关报告,在未来三年,预计中国还会出现新的在线教育热潮。中国私人教育产业的兴起并不仅仅反映了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的意愿指向,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中国教育课程过多受传统制约的不满。

贺麦晓表示:“对于那些熟悉国外教育体系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对中国的教育系统越来越丧失耐心。中国的教育课程过多地强调了死记硬背,学生们要花费多得难以想象的时间来重复相同的课程内容。这样的学习往往不看重创造性。”贺麦晓说:“我认识一些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他们要做太多作业。我认为很多父母对此十分忧虑,因为这样并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

“精英阶层正在寻找其他方法,这其中就包括了送子女上中国的私立学校,以及说英语的学校。而英国的寄宿学校在中国口碑很好。”

中国的教育体系将重点放在记忆上,这对于数学以及科学等特定学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贺麦晓表示,在高考中,英语的比重很重,同时如果需要跨国工作或学习,英语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去年,中国政府试图开展高考改革,减小英语在高考科目之中所占比重。高考英语科目分值从150分减至100分,中文则从150分增至180分。但目前看来,这一举措对于中国价值50亿美元的英语教学产业影响甚微。

在中国,人均年收入仅为人民币13000元,而部分知名教育公司课程收费却要高达一年16000元。即便如此,英语教育产业却在不断壮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更有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最大的英语教育公司新东方已在纽交所上市,市值达到44亿美元。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教育就有一种深深的崇拜。但摆脱中国教育体系貌似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中国80后代表人物韩寒,可谓是中国最有名的高中辍学人士,他因其博客和社会评论活动而知名。贺麦晓表示:“韩寒成名缘于他18岁那年赢得了一场写作比赛的第一名,他因此可以进入全国最好的大学学习,但他却表示对此不感兴趣,他不喜欢中国的教育体系,希望成为一名自由作家。也因此,他几乎一夜成名,成为公众人物。”

(美国CNN)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