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官员2014年11月27日在记者会上的表态,给滴滴专车等互联网约车服务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要一棍子打死”——交通部官员引用李克强总理的发言,给专车软件服务这项新兴业务定下了一个包容的基调。“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交通部官员表态称。
这与此前沈阳、南京等地相继传出严查互联网约车服务不同,此次中央主管部门的表态透露出鼓励和包容创新的信号,也展现出更加开放的监管思维。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下一步,交通部将在更大的范围深入调研,了解各类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的不同模式和发展方向,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理清管理思路,划清管理边界,跟踪研究并适时出台规范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
“十六字”方针鼓励创新
针对此前舆论曾经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适用法律法规不清晰的问题,安全风险防控的问题,事故、保险等易引发纠纷的问题,交通部官员提出了“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既强调要积极保护乘客利益,更将“鼓励创新”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有专家表示,这“十六字”方针透露出主管部门的管理思维。交通部明确,在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目标下,要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服务模式创新。
“决策层对车辆运营市场的目标设定中,开放是第一位的,然后是公平和有序,这正契合了当前主流舆论对简政放权的期待。”有专家表示。
实际上,面对收缩的经济局面,新一届政府一直将简政放权作为主攻方向,此刻也正值简政放权进入攻坚阶段。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强调将汽车租赁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截至2014年8月23日,已经取消和下放463项行政审批事项。距离总理所承诺的5年内减少1/3(500多项)非常接近,而时间却只用了1/3。
剩下的是难啃的骨头。国务院简政放权第三方评估评估人王满传表示,接下来国务院层面简政放权的空间并不是太大了,更大的空间应该在地方。因为中国只有省级(以上)的单位才有权设立行政许可,地方大多数是用“红头文件”下发,跟老百姓和小微企业关联性比较大的也是这些。接下来,无法可依的需要清理;无法可依而又确实需要的,就涉及到修法。
实际上,这对一些部门尤其是地方以“红头文件”为由的各种管理条例或将被清理,交通相关部门的条例自然也在此列。
早在2013年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拉开。会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此次,交通部的表态无疑更契合简政放权的大方向。
专车利好政策可期
有专家分析,下一步,有关部门调研的重点可能是怎样将专车更好地纳入监管,既能满足人们便捷出行,又能够让专车安全地行驶在安全的轨道上,以保证出租车行业和市场的平稳运行。
2014年10月,交通运输部门领导曾到滴滴公司总部调研。
交通运输部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表示,移动互联网是解决交通运输领域根本性顽疾的重要方式,对于司机、消费者等各方都有受益,将有助于提高效率、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
刘小明强调,交通运输部门对于技术创新一直都是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不会打压新生事物,但创新业务必须在规范的前提下展开,政府不希望“行业发展乱了再进行规范”,那样的成本会过于高昂。交通运输部门将积极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新发展,鼓励移动互联网企业未来在更多的领域共同为公众做好出行服务,依法合规经营,实现多方共赢。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李志强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是开放型行业,政府会为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发展,相应的政策、规章、制度都会逐步跟进,来保障创新发展。
“政府职能正在从管理变为治理,政策的目的是要促进行业的发展,希望滴滴能与政府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及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李志强称。
对于专车的态度,南京市纪委廉政观察员尹庆国认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怎么实惠就会怎么选。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则认为,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引导专车服务,在专车的准入门槛、车辆保险、服务规范、运营价格等方面进行规范,从长远来看是好事。
(广西新闻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