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成本优势不再 美国制造回归本土

banyuesudi 2015-02-03 15:51:29 总第189期 放大 缩小

 

索利工业公司大部分婴幼儿产品是在中国制造的,不过该公司高管试图让至少一种产品无需经历在外国生产所必需的跨太平洋旅行和语言壁垒。他们希望能降低运输费用,消除产品抵达并清关所需的数个月等待。而且消费者有可能更喜欢美国制造的产品。

多年来,美国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转移到全球经济的一些低成本地区。没人认为美国会再次制造年进口额高达5000亿美元的大部分电子设备、工具、玩具、家具、照明和其他家用产品。

但一些公司表示,美国重新焕发了吸引力。举例来说:美国工资稳定,而中国工资飞涨;美国能源繁荣降低了天然气价格,控制了电费开支;此外,更多公司希望保护其设计不被海外盗版,密切关注质量控制,并避免跨越大洋的供应链中断。

波士顿咨询公司驻芝加哥高级合伙人哈尔·西尔金表示,随着中国成本优势削弱,而且美国投资自动化技术,美国有可能把电视机、吸尘器和烤面包片机等进口家用产品的一部分重新放在国内生产。他说,美国公司这样做“不是出于爱国,而是因为能赚到钱”。

改变不论多么微小,都取决于索利工业公司等企业的经验。该公司十几名管理人员已开始探索之行:到四个州的一些工厂中寻找一家制造商。其他走在前面的公司也已开始进行这项工作。

举例来说,宾夕法尼亚州哈特菲尔德的玩具制造商康耐斯品牌公司几年前将大部分塑料搭建玩具的生产从中国迁回了美国。与索利工业公司不同,康耐斯品牌公司在美国已拥有一家制造厂,因此更容易让生产重返国内。

洛杉矶都市品牌公司是子弹头榨汁机和神奇子弹头料理机的生产商,它正在考虑将生产从中国迁回美国。但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科林·萨皮尔表示,他们的中国合作厂商的工程技术水平和工作操守是美国人难以企及的。他表示,该公司过去两年售出了2000多万台中国制造的榨汁机。

萨皮尔说,尽管如此,他的公司会继续寻找在美国生产产品的机会。

产业回归倡议联盟创始人哈里·莫泽表示,如果美国公司分析在海外生产的成本,包括将高管派往海外,以及为避免供应受到干扰而保持大量库存的成本的话,大部分公司会将海外生产回迁国内。

不过,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威利·施对此并不那么乐观。他表示,“中国已控制了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这不太可能回归美国。

由于工资大幅上涨和能源成本上升造成竞争力下降,向来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赛跑中开始落后。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制造业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其他竞争力下降的国家还包括巴西、俄罗斯、捷克和波兰。

相反,由于温和的工资增长和能源价格下降,美国和墨西哥成为更受青睐的制造业产地。未来数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美国企业选择在本土附近生产产品。

尽管美国丧失的大量制造业就业不可能一夜之间恢复,但趋势已经逆转。中国的制造业流出尤其剧烈。

中国的工资成本正在大幅飙升。2000年的时候,墨西哥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大约是中国两倍。但2004年以来,中国的工资成本已经上升5倍,而墨西哥仅上升67%(以美元计算的话升幅不到50%)。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编制的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以美国为100,中国今年数值为96。换句话说,现在在美国生产相比在中国生产成本仅高出4%。过去中国的读数仅略高于80,如今中国与美国的成本差异已大幅收窄。

(美国华尔街日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