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等待也是一种前进

pinweiyuedu 2015-02-03 18:11:00 ■ 堇 钰 总第189期 放大 缩小

 

生活总是孕育着诸多的哲理,并在某个不经意间给你以启迪与思考。在一个月之前,我还是一个很讨厌等待的人,一个很避讳谈起等待话题的急躁人,因为它很容易让人把你定义为一个不思进取、不积极争取的被动存在。

在一次香港购物的返深过关途中,面对吵嚷的环境,蜿蜒N转的队伍以及疲惫的精神状态,排在队伍中的我顿时有些悻悻然,同行的伙伴见了带着些许的调皮对我说“等待也是一种前进,一会就到我们了”。虽是一句安慰之言,却让我禁不住地反复意味与低吟,“等待也是一种前进”,也不知道这句话是触动了我的哪一根心弦,莫名烦躁的心竟开朗了起来,再抬头时,看着出境大厅的人群,竟然萌生出了一种喜悦,似突然看透世事的感觉,又似终于有人拔出了心中埋藏许久却不知如何表述出来的那一根“刺”。思想开阔了,心也就开朗了,周遭的吵嚷也变成了一个个值得细细体会的社会百态。背着书包的适龄儿童天真的笑容是因为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吗?推着手提箱的年轻人今天应该收获颇丰吧?肩扛手挑的中年人是在做代购帮补家用吗?在变得有趣的等待中,等待早已不是一种漫长的索而无味的被推搡向前的行进,而是一种风淡风轻却又充满激情的过程。

曾几何时,等待在我的心目中就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那两幕悲喜剧——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景象中苦等戈多,日复一日说着要走,却又始终站着不动的落幕。“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总是警醒着世人,不要做等待的流浪汉,不要没有意义的生活,不要不采取任何行动的去期望意料中的人、事的出现,否则就会陷入无尽无望、荒诞痛苦的生活状态。而相比于作品诞生之时所反映的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等待戈多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进化为只有早日出发,争取主动才更可能赢得成功,如一味等待,就只能是生命的消磨,最终遭遇失败。所以,在现代人的眼中,“拒绝等待”、“人生容不得等”、“成功需要出发”等等才是人生的真谛。

可是,在快餐式的文化与生活当中,我们就真的不想要“等待”了吗?等待就真的只是一种消极的存在吗?正如我机智的小伙伴所言“等待也是一种前进”,我们不妨试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看人生中的等待。

人的一生是一个很有趣的旅程,表面看起来时间流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好似流水线一般,其实不然,人生总是有很多层面与际遇,它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来体验。有人曾用走走停停来形容人生,我觉得很恰当,顺应时事而为便是行,逆势则停便是等待了,这种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机敏而睿智地善于等待,并在等待中汲取力量,积蓄能量,孕育新的创造。因为等待作为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表现,常常被看做是一种耐心,而这种耐心的另一面便是煎熬与磨练,所谓的“厚积薄发”大概说的就是等待的意义吧。理想中的等待,是胸怀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刻苦训练,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路高歌猛进,成就一番事业。但在现实生活中,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常常是苦涩和失败。好似年轻人,总是凭着一股朝气,一种百折不饶的精神,不知等待为何物,结果四处碰壁,年老的人呢,又总是自诩经历万千,只知乏味无趣地等待老去。如此,人生对于年轻人来说像调味盘,五味杂陈,对老年人而言人生又似一层纸,一捅就破,没什么神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坦然面对“停下来的人生”呢?正确的态度是,把等待变成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在等待中磨练我们的意志,调整我们的方向,变消极的守株待兔式的等待为积极的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的等待。要知道,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在暂时的挫折等待中,坚持是一种必要的被动式等待,亦是一种美好的姿态以及对希望的执着与未来的肯定。历史上,刘邦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等待,就不可能成就数百年大汉江山,毛泽东如果没有20多年的上下沉浮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所以,我们在看似停滞的进程中,也要两眼紧盯前方,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虽不期望创造奇迹,但凡事在最难的时候坚持坚持,另一扇门就已经向你打开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