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郭冬临、“开心麻花”们迎来了2015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第二次审查。在“一审”就已引入的“掌声记录仪”、观众代表问卷和测评座谈会的层层监控下,包括3个相声、4个小品和一个滑稽戏在内的8个节目轮番“过堂”。虽说最终结果还要取决于1月底举行的语言类节目“终审”,但可以肯定的是,羊年春晚的年夜大餐里,“笑料”已经备得很是充足。(中国青年报,1月16日)
之前,“羊年春晚停办”的小道消息甚为吸引眼球,但2015羊年春晚总导演的人选确定,让“停办”传言的自行消散。“三个不用”原则的发布、各类节目的准备与审查、举办数场座谈会邀请社会建言献策、就网络流行语是否适合春晚舞台征集意见和建议、场上的紧锣密鼓与场下的密切互动,让本就时间略紧的羊年春晚准备工作更加充实。
始于1983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在逐渐演化为文化风俗集萃和社会文化盛事的同时,近年也遇到不小的尴尬,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吐槽”。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吐槽春晚”似乎已然成为春晚这档承载家国情怀和文化记忆的年度文化盛事的衍生产品,隐隐然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春晚”。“众口难调”或是原因,但却不该是推脱的借口。风风雨雨走过30多年的央视春晚,不论是所身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还是所面对的观众群体,都已然不同于30年前。当年贫瘠落后的民众文化生活土壤如今已然枝繁叶茂、绚丽多彩,当年春晚“独霸”观众文化消费的盛景自然也一去不复返,而且时代前行和社会变迁在民众心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并随着新的发展而逐渐转移。好汉不提当年勇,春晚自然不能仍旧沉湎于之前的“空前盛况”里,更应该从宽广深邃的时代土壤中汲取养分,面对具有多元文化取向和多层文化需求的受众人群。
对于春晚而言,无论是“全民狂欢”的盛景,还是“全民吐槽”的尴尬,都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在表面的浮华喧嚣之下,应该有着更为厚重的积淀,那就是民众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基础上的文化需求,以及这种需求背后更加醇厚的文化情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层面上的映射,春晚不仅仅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它同时承载着精神文化需求和记录时代变迁的“使命”。作为一种“年度文化事件”,它不仅对包括春晚在内的文化本身,更是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它甚至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在除夕夜团圆饭的餐桌上,喜欢的节目你可以瞅两眼、不喜欢的就移开目光,但如果春晚缺席除夕夜,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空落落的惆怅感。
当然,“笑”是春晚给民众的最直观的欢愉,也是民众对春晚最直接的要求:好看。如何让民众“笑”,并且让民众“笑”得有内涵、上档次,在民众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因而民众文化娱乐需求不断升级的现实条件下,确实是春晚应当耗费功夫的难题。对社会风气的讽刺、对生活百态的刻画,这种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需求,什么时候都不该空缺。“让春晚换一种笑法”,对简单复读网络流行语的警惕,对晚会植入广告的谨慎,甚至基于新技术而采取的“掌声记录仪”,以及观众代表问卷和测评座谈会的互动方式,也能窥见创作者的努力。“创新是央视春晚永远的心事、永远的痛”,也是越来越“挑剔”的观众考验春晚成色的试金石,更是“春晚”积淀文化情怀的厚重根基。
(光明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