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穹顶之下》折射中国媒体结构

yangguangjujiao 2015-03-23 21:48:07 刘远举/特约撰稿人 总第192期 放大 缩小

 

从央视离职后,在舆论场中一直沉寂的柴静突然发声,以一部《穹顶之下》席卷公共舆论场,播出仅一天,就引爆网络,播放近亿。这段一个多小时的片子,讨论了一个惠及所有人的话题——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应该怎么办?

诸如经济学与医学界,这样的相关专业人士群体,对《穹顶之下》的评价偏向正面。比如,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的北大陈玉宇,对《穹顶之下》做出了正面评价。《穹顶之下》能得到专业与权威人士的支持并不奇怪,毕竟其信源是主流科学家、医生、政府官员,这已能够充分保证视频的数据是可靠的。

除了专业人士,《穹顶之下》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权威官员的认可。新就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对外界表示:在看过片子之后,亲自发短信对柴静表示感谢。而在此之前,习近平也表示要留住APEC蓝。所以,从中国现有政策来看,《穹顶之下》也是符合大方向的,并无舆论场中常见的所谓左右之争。

火爆背后的争议

在普通老百姓中,柴静的视频也未引起太大争议。对普通民众来说,《穹顶之下》除了数据更翔实,更容易打动人,其观点与以往涉及雾霾的节目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视频有多火,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也不会觉得诧异,毕竟,他们不会对《穹顶之下》进行细分与定位,对他们来说,它无非众多节目之中的一个,再火,火得过《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么?

看起来,这部片子没有引起争议的理由,但实际情况却是,伴随巨大成功的同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议。毋庸讳言,柴静的《穹顶之下》,肯定存在很多资料上、观点上、乃至裁剪方式、叙述方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讨论、可批评。作为单个的个体,持何种观点都是正常的,但是,当社交媒体场中呈现出来异常比例的批评与攻击的时候,却肯定是不正常的。

对媒体与自媒体人来说,这是一次震撼与压榨。从央视辞职之后,一直沉寂,然后,以区区100万的资金,以个人之力,却又调动顶级资源,采访各路权威,释放出纪录片,并获得央媒推荐,点击数亿,登顶自媒体。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片子以个人演讲穿插背景视频的方式拍摄,突出了个人的形象,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观点与论述是个人化的,但在感知上却会给观者“个人化、情绪化”的印象,某种程度上,更容易从情绪上使原本不喜欢她的人去放大视频的缺点,进而批评视频所持的观点与态度。更何况,柴静被赋予的“公知”形象,也使一部分惯例性地发出反对的声音。

所以,某种程度上,争议并不是来自权威、专业人士,也不是来自民间呼声,而是个人化的社交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议题设置,然后,带动民间粉丝意见,形成广泛的争议。然后,这些批评的大多数都是情绪化的、缺乏理据的。

有人批评柴静,把自己女儿患上良性肿瘤归咎于雾霾是不科学的,以此进行煽情更是丧失了客观性。但是,并不能以此否认一个母亲因为女儿患病而更加关注环保的真诚。无论如何,她就此更加关注雾霾,并投入个人财力、精力去发掘事实,进而惠及社会。

还有人以柴静开大排量的车质疑柴静的言行不一。虽然,一个更低碳的柴静,无疑会增加片子的说服力,但在现实中,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多的取决于其收入水平。比如,一个人可能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但是,他优越的上班环境却可能是夏冷冬热,而下班之后,则与同事去吃挪威空运过来三文鱼与法国进口的红酒。富裕生活背后的产品无一不需要能源来生产、运输,并产生碳排放。这就意味着,碳排放之争,最终会变为贫富之争,富人再无资格谈环保,只有穷人、苦行僧才能免于碳排放量的攻击。但是,如果一场关于环保、关于污染的话题,变为一场碳足迹之争、甚至变为一场贫富之争的时候,那些更富有,也更具话语权的人就被迫在污染问题上失声,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

实际上,合情合理的做法,不是每个人都当苦行僧,而是在原有的生活方式基础上,稍微地向环保靠近。用空调不必用手摇扇,只需调低空调;登山的不必改为跑步,只需收捡好自己的垃圾;开车大排量的不必转而骑自行车,只需不要狠狠地踩下油门。

还有人以批评柴静无视中国的发展必然导致的环保问题,是想让中国去工业化,降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阻碍中国发展。应该承认的是,河北的钢厂,排放造假的柴油车背后,的确存在成本问题,而成本的变动,也的确有可能通过提高价格而影响经济,影响到每一个人。但是,更应该看到,柴静所做的,限于其身份与资源,她并不可能完美地回答一个即使权威专家也争论不休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公共动员,在于唤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并以聚焦的凝聚民意推动中国环保事业。

争论之中舆论为何失焦

遗憾的是,最终呈现的局面却是:柴静说,雾霾伤害大家身体,大货车排放全行业造假,我们集体动员,减少污染。另一边则说,那我不管,你抽烟;那我不管,你买大排量汽车;那我不管,你拿女儿煽情;那我不管,你逻辑有瑕疵;那我不管,你解决方案不正确;那我不管,你是美国人的妈,如此等等。这些指责与质疑真的能与“治理雾霾”这个议题对等?作为争论,真的没有任何违和感吗?

由以上种种个人化社交媒体设置的议题,不管是公共性上,还是学术性上,与柴静设置的议题并不对等,在自说自话的混乱之中,如何治理雾霾被忽略,公共话题失去了正确的方向。由于柴静提出的是一个切切实实、急迫的问题,必然的,争论失焦的后果就更加现实与直接——无数贴着国4标却根本没有达标的大货车开往城市,造成的污染上相当于几百万辆小轿车夜里在北京跑,导致北京凌晨PM2.5的峰值。

大货车的排放标准,是政府相关部门推出的,政策的背后,必然有可行性的讨论,确认在成本上可行,不至于对运输业有太大的冲击,才会实施。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考虑到中国的现实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排放的标准已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绝不会导致如那些把环保与经济发展对立的人所说的,“一但环保严格执行,就物价飞涨、企业倒闭”。

但是,争论之中,舆论失焦了。从视频热播之后,按照传播规律,本该有多家媒体,跟进汽车排放造假,但是,遗憾的是,在百度输入“大货车排放造假”,搜索结果的第一页,最新的是2014年8月的新闻,然后就是2010年的新闻,本该全国多家媒体跟进的全行业排放造假事件,悄然无声。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被视为改变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则更是如此。但是,由于自媒体的个体化,必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

可以想见的是,在传统媒体中,这样的争论失焦不会出现。传统媒体的组织化运作下,从媒体文化、宗旨,到各层级的组织架构,都保证了严格的选题规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个人情绪、不专业、不成熟的意见、人身攻击都被过滤掉了;另一方面,媒体的公共导向也得到了保证。所以,即使在现今的舆论环境下,大货车排放造假,也必然成为传统媒体的热点,进而带动整个大货车排放的改变,对于城市清晨的PM2.5峰值,可以说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于自媒体设定议题的失焦,现在,凌晨的pm2.5高峰将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更荒诞的、影响也更深远的是,之前,雾霾还是人人喊打,一夜之间,就变为了经济发展必须,中国突然多出了那么多“污染原教旨主义者”。实际上,即便在严格的经济学讨论中,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环保与发展,并非绝对对立的关系,环保不是没有空间,一次本该被充分利用的机会丧失了。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次自媒体的荣耀,同时,也反映了作为自媒体的不足。当然,必须看到的是,在随后几天中,自媒体中呈现出一如既往的自我净化,但是,由于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损失已经发生,如果再考虑到的力量导致的《穹顶之下》的瑕疵,就更不难发现,理性的、客观的、更富建设意义的组织化媒体机构,才是一个国家自由思想市场的脊梁与基础,而中国的问题则是,它们被抑制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