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段3分21秒的片段,正在热播的“抗日神剧”《一起打鬼子》最近火了。媒体评论了三天,也骂了三天,就连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手榴弹有多重、有哪些型号、手榴弹如何让女性藏在裤裆里,以及剧中爱国烈女夹带手榴弹的功夫多了得等问题,都被煞有介事地考据、分析、恶搞、传播。
难得看到中国官媒、网络名嘴与网民的立场像这次这样高度统一,大家合力痛批“很黄很暴力很脑残”的雷人桥段,不同之处,在于官媒是大义凛然义正词严,网络名嘴们的解读与批评,是在睿智中“很黄很暴力”,边骂边乐在一场口诛笔伐的盛宴中。
网民们讥讽抗日剧“没有最雷、只有更雷”。一片骂声中,“裤裆藏雷”作为网络热词横空出世,这个明显的双关语搭着抗日历史剧,残忍而无声地消解着抗日历史与官方叙述的严肃性。
网民将这几年里“抗日神剧”的离奇片段: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手榴弹打飞机等再一一搬出来数落,新华社斥责粗制滥造、剧情奇幻的抗日剧是“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广电总局迅速下令停播《一起打鬼子》。
中国抗日神剧之害,早已非止一日。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就曾整治抗日剧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当时,也有舆论呼吁当局干脆痛下决心停播抗日剧,因为所谓抗日剧已成为武侠、爱情、悬疑、科幻的混合体,既不客观也不尊重历史,纯粹拿“抗日”作幌子卖娱乐。
然而,抗日剧至今长盛不衰,这与中国市场需求以及影视审查制度都有关系。据路透社估计,2013年中国拍摄了约100部抗日影片和近70部抗日电视剧,该类型影视作品占市场70%的份额,中国观众对抗日剧的需求可见一斑。近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也刺激两国人民对对方的反感,再带动抗日剧在中国走红。
究其原因,抗日题材电视剧购买成本低廉,审查好过关,再加上收视率有保证,因此这些年,抗战剧一直是电视台的宠儿。据《大河报》2013年的报道,浙江卫视2012年黄金档共播出20部剧,其中抗日剧占50%,江苏卫视黄金档抗日剧占41%,山东卫视占48%。“抗日神剧”播出名单上,几乎所有卫视台都榜上有名。而近两年古装剧、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被调控,抗战剧更是呈井喷之势。
但在抗战剧好卖的情况下,许多电视剧制作商并没有将更多心思用在作品的质量和细节上,而是想方设法赶工期、抢时间、争市场。不少编剧抱怨抗战剧难出精品的原因是剧组给的都是“限时命题作文”,而更多剧组为抢时间采用的是边拍摄边造剧本,一些红火一时的数十集热播抗战剧的拍摄时间也就两三个月。因“手撕鬼子”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
在赤裸裸的“历史消费”行为背后,是民众对历史的简单化理解,甚至是因过度实用主义而造成了对历史的不尊重。曾有中国评论人反思,中国民众的历史观有太多仇恨屈辱,反思与宏观认识不足。
对历史加以演绎、戏说本无可厚非,毕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抗日剧作为反映中国抗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剧,应该认真遵循历史真相,展现中国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历史,展现中国的民族性格,抗战剧不是《三国演义》,更不是《封神演义》。翻开史料,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1亿多人妻离子散,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超过6000亿美元,而日本在对华侵略战争中战死的官兵约为200万人。事实俱在,人民看了那些“神化”了的抗日影视剧,就不得不有疑问:既然我军如此英明神武,敌军如此不堪一击,为何中日之间的损伤差距这样打?何以当年会让日军在中华大地耀武扬武八年之久?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影视剧可以是历史的叙述者,但历史具有厚重感,不是用来娱乐的情景剧,更不是可以随便拿来挪揄和调侃的工具。抗战剧有着先天的审批优势,当人们把它当做搞笑剧来看的时候,被娱乐的不仅仅是影视剧本身,连同背后的历史都一同被丢进了垃圾桶。在充满的荒谬和炒作的包装下,你还能看到历史的真相吗?剧情可以虚构,事实不能罔顾,尊重最基本的历史史实,应该是类似题材的影视剧最基本的底线和价值共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