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人贩子恐慌症

yangguangjujiao 2015-07-17 14:47:44 张恒/特约撰稿人 总第200期 放大 缩小

6月17日,已为人母的王芳看到大学同学在朋友圈转一条消息。粗粗读完,她毫不犹豫地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一脸严肃,甚至心里生出些许恨意。很快,王芳看到其他朋友也从她这里接力转发下去。

那条消息的内容是:“来自xx(地名)的xxx(人名)做出承诺,我坚持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我坚持卖孩子的判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偷孩子的判死刑!不求点赞,只求扩散!我要做第xxxx个承诺者。”

整整一天,从中国最北端到最南端,无数人在接力转发这则消息,承诺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终于成为当天乃至之后几天最热门的话题。

若能从王芳那里往上追溯,寻找这则消息的源头,最终会指向珍爱网的一个员工。这家公司在随后的声明里,并没有透露员工的信息,只是声称他出于个人的感情,私自发起这个话题。“对于这一并不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个人行为,珍爱网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修正,对于相关员工的失职进行严肃处理。”

无论声明所述是否属实,可以看到的是,若非那些拙劣的文案切中了大众的普遍心理,否则怎么可能获得如此广泛的传播,最终终于惊动了最高法出面回应。

是的,这个社会的很多成年人,都患上了人贩子恐惧症。

社交媒体上的愤怒

这条消息也转到了王宝强眼前,这位当了父亲的明星迅速将内容转发到自己的微博,到现在,微博仍在,已经获得了三万多转发。另一位明星父亲黄磊,则更是干脆,直接在微博里写下一句话:“支持死刑!尤其是卖者!身为父母,见之杀之!”

一时间,朋友圈里、微博上,杀气腾腾。

到了晚上,风向忽然发生反转。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凤凰新闻客户端推送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支持人贩子一律死刑》。作者麦姐从刑法,以及现实操作的角度,分析“一律判死”的诉求,不但不能吓止人贩子,反而可能会伤害孩子:“若‘一刀切’全判死刑,可能会让拐卖儿童从单纯的生意变成‘砍头的生意’,导致被拐儿童的存活率降低。”

由这篇文章出发,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出现。人们或理智分析,或调侃嘲笑呼吁“一律判死”者简单粗暴甚至无脑。

但若论双方声势对比,呼吁“一律判死者”显然仍是多数。当天新浪网发起的一项调查中,80.7%的人赞成人贩子“一律判死”,5%的人说不清,反对者只有14.3%。麦姐的文章下面,也满是批评与谩骂的声音,几乎一面倒,批评其“哗众取宠”、“站着说话不腰疼”、“哪一天搞到你家后,再说你的那一套理性吧”。

确实,要承认“一律判死”不理性,也不现实,但同时也不应该忽视的是,民众之所以不理性地支持这个不现实的提议,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

谣言与恐慌症

6月25日上午,南京鼓楼区的许多居民朋友圈里,开始大量转发一则消息,称新模范马路附近有小学生双眼被挖,又传有一名老年人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在湖南路逛街,孩子被两个人抢走了。

此前不久,还有另一则消息在南京市民的朋友圈流传:“有一批人贩子从星甸进入南京,目标就是偷孩子,请大家坚持到幼儿园接送小孩。”

有理智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南京警方询问是否属实,当地警方接到线索后,迅速派人调查,结果发现各属地派出所均未接到相关警情,有民警专程在模范马路周边小学走访,证实周边小学并无失踪小学生。

这类消息在网络上,其实并不新鲜。一年前,北京市民的朋友圈里,就曾经大量流传过一则人贩子进京的消息:“北京8个孩子被偷,主要用于非法人体器官交易,两名嫌疑人被抓并供认有200余名人贩子进京。”

北京警方很快就注意到这则消息,稍加核实便确定其为谣言。于是,警方一边通过“平安北京”的官方微博进行辟谣,同时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和朝阳分局组成专案组,专门调查谣言的来源。几天后,家住北京小红门附近的张某,被警方抓获。

据张某交代,他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这则消息,不过地点是在别的城市。只是觉得好玩儿,便将地点改为北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没想到,传播范围很快就遍布北京城。

虽然这并非技术的错,但技术的便利,确实更有利于耸动的谣言传播。若有心留意,几乎隔断时间,就会有人贩子的谣言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出现,谣言几乎涉及到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同一则谣言,只是换个地点,便会在新的城市流传开来。或者其他案件的照片,只要加上人贩子被抓的信息,就会得到大量转发。

6月29日晚,长春市民的朋友圈里,就被一张图刷屏。图上有一个成年人拉着孩子的手,两人看着不远处警方正在给一个成年男子戴上手铐。图片的配文是:“转自机场同事!(拐卖儿童 真实发生在我身边 好恐怖 他们好像给孩子吃药了 孩子在旁边不说话 给便衣警察赞一个)太恐怖了!各位成为父母的朋友们!外出一定看好自己的孩子!”

但是,当记者询问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工作人员时,对方告诉他,图片中涉及的是另一起案子,被抓男子也不是人贩子。

虽然很快便被辟谣,但谣言的影响已经形成,很难消除。看到谣言的人们,不明就里,心里便留下了恐慌的影子,而恐慌同时也在助涨人们对人贩子的恨意。

随手拍与暴打“人贩子”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希望人们将遇到的乞讨儿童照片发到微博,帮助孩子被拐卖的家庭寻找失踪的孩子。

一场全民参与、全民打拐的行动,就此形成。各地纷纷曝出网友发现乞讨儿童并报警的消息,但结果却令人尴尬,那些孩子,大都是行乞者亲生的。

到2012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终于忍不住对外澄清,自这一网民自发行动开展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但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真相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永远比谣言要小。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网友坚持随手拍那些行乞者,希望把孩子从他们手里“救”出来。

四川郫县的陈清光,大概切身体会到公众对人贩子的恨意了。

6月26日晚,他行在路上,发现一个孩子在哭,上前询问,才知道他迷路找不到父母了。当时陈清光便想打车把孩子送回去。

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他和孩子坐到后座。当司机询问要去哪里时,陈清光说不上来,孩子忽然又开始哭。出租车司机便怀疑他是人贩子,通过电台,告诉了其他司机,“我这里有个偷娃娃的人贩子……”

很快,周围人便围了过来。一开始,大家只是推搡陈清光,也不知道谁先动了手,围观者对他便一顿拳打脚踢。等到警察赶来,他已经被打得肋骨骨折,肺部挫伤了。

就在这起暴力案件发生后,几乎同时,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一些典型案例。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称:“采取偷盗、强抢、诱骗方式实施拐卖儿童犯罪的发案数量明显下降,大部分被拐儿童系被亲生父母出卖或遗弃,继而被‘人贩子’收买、贩卖。”

这个结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镜,但又由不得不信。学者李春雷对自2000年以来媒体公开报道的133个拐卖儿童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不论是团伙勾结还是单独作案,有67起案件都是亲生父母所为。

这或许会令一些人心有安慰,毕竟只要自己不卖,孩子落入人贩子之手的可能性就很小。但也很难说,这些官方解读虽然权威,但它的传播范围,还是远远比不上那些耸动的人贩子传闻。珍爱网员工之所以能利用“一律判死”的情绪化文案,获得如此大的转发量,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那些转发“人贩子一律判死”的父母心里,流传在朋友圈、微博里的人贩子谣言,确实“发生”了,于是,每一次看到相关消息,他们的心里便满是恨意。(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芳为化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