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年轻人炒股的爱与罚

yangguangjujiao 2015-07-28 16:49:28 李松林/特约撰稿人 总第201期 放大 缩小

历史的脚本从来不只一个,甚至还有几分相似。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股市迎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社会图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牛市乐观情绪,正在此刻的中国生动上演。从国家层面来看,诸如“改革牛”、“大牛市”等字眼时常见诸大众媒体;从个体角度而言,种种政策利好之下,不少新生代股民竞相开户入市,以求在激荡股市中分得“一杯羹”。

烟花绚烂,终有一瞬。就如近百年前的那场美国牛市,乐观过后是疯狂,疯狂之后是危机和崩溃。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牛市向上”趋势后,五六月份以来,中国股市也上演几次了大涨大跌,不少人尝到了坐“股市过山车”的滋味。在此现实下,年轻人究竟该不该炒股、如何预防和控制风险,成为坊间争论的焦点。

疯狂的年轻人

看股市有多火爆,新开户的群体数量和增长趋势,无疑是一个较具参考性的衡量指标。回看去年以来的中国股市,一个新动向是,所向披靡的“大妈”似乎已经“过气”,年轻人越来越成为股市生力军。所谓股市“年轻人”,其实不止一个维度定义。既可以理解为生理年龄上的年轻人,比如高中生、大学生、“90后”,也可以理解为相对“老股民”的对立面——进入股市淘金的新手。牛市春风袭来,到底有多少年轻人涌入股市,目前很难有一个公允客观的数据支撑,但至少从一些报道援引的资料中,可以一窥其能量。

有媒体数据显示,2014年初至今,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37.7%,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仅11.66%。这个数字与美国股民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美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仅26%的人投资股市,而在50岁~64岁的年龄段中,投资股市的人比例高达58%。

进一步看,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则提出更清晰的结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股民更趋年轻化,30岁以下的占比为12.6%,80后、90后成为股市的新生力量。这是总体情况。具体到此前备受关注的大学生炒股潮流,《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大概有31%的大学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学生投入了5万元以上。

数字虽不能代表全部,但它是测量股市冷暖和金融市场环境的“温度计”。对于年轻人疯狂扎堆涌入股市,有观点认为,此前在股市中长年沉浮的老年人是存量,年轻人是增量,自然形成了年轻人开户暴增的印象。不过我认为,一个特殊原因不容忽视:本轮牛市来得快、涨得猛,股市的种种信息通过新技术和移动端迅速传播,由此对年轻人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

有敬畏方知轻重

针对年轻人疯狂入市,不少论者表示出种种担忧。一者,认为年轻人匆忙开户炒股,从一开始就把方向搞错了,股市不是提款机,投资不该成为投机,如果奔着赚大钱的心态去炒股,那么你就输了。二者,一些年轻人炒股不分昼夜、不能较好协调自己的工作或学业,如此本末倒置实在得不偿失,不宜提倡。三者,比较文艺范儿地提醒年轻人千万别废寝忘食,“不要把青春和时间浪费在股市上”。

7月4日的《都市快报》发表署名为岳想的文章,作者认为“猛涨和急跌的玩儿法,不适合抗风险能力差的新人。从以往的经验看,出于种种原因,年轻人很难从股市里赚到大钱”。文章还引用一位资深股民的观点谈到,“年轻人炒股风险的确大,毕竟经验不足,年轻气盛。千万别贪心、期望暴富,千万别投入太多精力和金钱,否则得不偿失,现在大多数人已尝到苦果。”

而评论人朱四倍则针对当前一些不太客观的年轻人炒股的新闻报道,以及“炒股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理财教育”等观点展开反驳。在《拿炒股当理财教育太天真》一文中,他以为,“片面地夸大和热捧‘20个男生,15个炒股都赚了钱’,实际上就是只看到了高收益而忽视了投资风险,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被风险吞噬。”“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把理财观简化到‘买股票’的地步,也要分清大学阶段学业和理财的主次关系,沉迷于‘股票’外表下的理财,就可能埋下了学业失败的隐忧。”

或许是考虑到传播效果优劣,《新京报》干脆摆脱一本正经地说话,用一种略带情怀的笔触提醒大家,“年轻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股市上”。作者哈佛大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李晓鹏不无感触地说,“炒股,损失的不仅是钱,最重要的是会耽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个人才干的提升。而后者才是我们可靠而长远的财富来源。”或许,是怕年轻人不够长记性,作者在文章末尾再次总结道,“年轻人如果把时间放到炒股票上去,每天被行情的波动折腾得对本职工作心不在焉,最大的损失不是钱,而是耽误自己能力素质的积累。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最值钱的东西是自己的学识和才干。”

显然,年轻人虽有炒股的权利,但股票毕竟不是稳健投资,其风险性、无规律性、脆弱性都警示年轻人入市应冷静克制,做好自我认知和风险管控。

方向比激情重要

声声警示下,似乎只剩下“入市需谨慎”的呐喊。但在这些否定和担忧的背后,也隐约有着某种简单粗暴。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所谓“存在即合理”,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对年轻人入市进行讨论,注定很难使人心服口服。要看到,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年轻人大举入市,并非只是单纯的赶时髦和投机心态作祟,在这背后,的确有着较明显和深刻的现实背景。

正如有观点认为,年轻人开始接受股市,说明市场经济更深入人心,用钱赚钱不是邪恶,不是不劳而获,同样是一种能力。因此,社会不用为年轻人操心太多,相信年轻人能管好自己,掂量能力和资本,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理性选择。

在评论员马想斌看来,倒不必粗暴地将年轻人炒股一棍子打死,因为即使年轻人炒股亏了,他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经验教训。在这篇题为《任何经验教训都是成长中难得的财富》一文中,作者发问,“难道年轻人就不能通过炒股实习一下理财的本事?成长过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就算在股市中呛水,那也不失为一种理财经验的积累……”“要知道,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在年轻人看来,有时候不过是刻舟求剑的标识。”

相比有理有据地反驳,《光明日报》则直接发出了理性看待年轻人(大学生)炒股的呼声,并给出了较明确的建设性意见。作者蔡丽洁坦言,“在全民越来越重视理财的大环境下,单纯地制止是不可能杜绝大学生炒股的。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合理疏导,一方面要从观念上进行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专业角度给予相关指导。”

在对年轻人炒股持较明显的包容姿态之外,专栏作者廖保平则另辟蹊径,以“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相结合的形式,巧妙地展露了自己的观点。在这篇《年轻人该不该炒股》的文章中,他认为“年轻人炒股也没什么,明白中国股市不是投资的场所,而是造假成风,诈骗无罪,谎言连绵,污浊黑暗的地方更好。”并进一步谈到,“进来试试,客观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驾驭这一职业的基础或本领,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生产性要素和破坏性要素的基本能力,赶紧收手,去找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才是关键。把股市的玩票权当一种人生阅历,它同样给人不一样的收获。”

由此看来,年轻人炒不炒股、该不该炒股,已经成了一个莎士比亚式的无解命题——“炒或者不炒,这是一个问题”。毕竟年轻人一旦使用这种“炒股权利”,对应的就是恼人的金融风险管控和看不见的时间精力成本。在尝试求解这个话题时,套用一番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的感慨,可能再恰当不过:茫茫的股市海面上,一片漆黑深处,波涛涌涌,暗礁难测,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声音只是一座灯塔,真正掌舵扬帆远航的人,是每一位即将和已经入市的年轻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