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6年第一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一文,提出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其实,早在2015年12月中旬,楼继伟已经在署名文章《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上提出,研究实行参加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缴费政策。
部长所言一石激起千层浪
楼继伟部长所言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友提议降低医疗费用,而不是提高缴费。网名为“冬天里的一把火”的网友直言:“应该降低医疗费、降低医疗器械价格、降低医药费价格,而不是增加医保费。增收老人医保费,医疗费不仅不会降,反而会倒涨,会形成恶性循环。”
“已经缴够年限了,为什么还要再缴费,那要缴到什么时候呢?”家住深圳的陈伯在2015年12月刚刚领到养老金,当听到退休职工仍需缴医保费的消息,他表示十分不解。他说,目前2800多元的退休金,在深圳只能说“刚够”。而从国务院侨办退休十多年的乔阿姨却认为,在保证退休金收入的同时可以“酌情缴费”,“可以根据工龄、缴费多少等划定缴费标准。国家也没有这么多资金,现在退休的人有几千万,国家怎么承担呢?”
从2015年11月初中央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到近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都明确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记者近日采访了多名专家,他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到来的情况下,让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前提是保障退休人员的收入不能再降低,因此必须同步配合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退休职工不缴纳医保费是写入《社会保险法》的,这一政策的改变也需要修改《社会保险法》。“现在政府释放这一信息主要是在寻求社会共识,‘十三五’规划建议也只是提出要研究而已,从启动研究到真正政策出台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
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差
楼继伟在《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中提出,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运行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首要的突出表现是,社会保险制度没有体现精算平衡原则,基金财务可持续性较差。在医疗保险制度的重点改革中,楼继伟提出应该合理强化医保个人缴费责任,增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研究实行参加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缴费制度。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医保筹资增速放缓及人口老龄化这三重因素叠加作用之下,医保基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收支压力,很多地区的累计结余都达不到人社部提出的备付“6到9个月”的要求。从累计结余来看,医保基金的累计结余仍然是上涨的,但增幅在下降。
全国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各地的情况:广东等沿海地区劳动力流入省份医保基金结余较多,一些中西部地区医保统筹基金已面临收不抵支的风险。中西部一个地市级社保局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近三年来,该市医保统筹基金年年亏损,现在的累计结余都是过去几年攒下来的。
深圳市委党校教授王连喜认为,若要维持收支平衡,医保基金就要走“开源节流”之路。“开源”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提高费率,二是扩大覆盖面。不过,在降低企业负担的大环境和覆盖面已超过90%的情况下,采取这两个办法的空间很小。从“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研究实行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是政府想到的医保基金“开源”之策。
职工医保基金支出比收入高2.5%
“很复杂的原因造成目前医保基金比较吃紧。”有不愿署名的社保人士指出,制度设计时精算没有做好、历史积累也不够,政府、企业、个人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责任分担也不够清晰,种种原因导致了今天基金吃紧的局面。“最低缴费年限15年,要管退休后的医保费用,哪里够呢?现在很多做法都只能用在职人员的缴费补。”
该人士指出,要保持基金的可持续运行,需要开源节流,但目前能用的开源节流办法已经没有多少。“开源无非是提高费率、扩面,现在医保已经做到制度全覆盖,很难再扩面。企业和个人缴费水平也已经很高,不能再提高。节流方面,由于承担医改等很多责任,也很困难,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据记者了解,就广东而言,医保基金结余较多,但支出增幅也比收入增幅快2个百分点。从全国来看,“十二五”时期全国职工医保基金支出增幅比收入增幅高出了2.5个百分点。
楼继伟也在《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文中指出,社会保险制度没有体现精算平衡原则,基金财务可持续性较差。政府、企业、个人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责任分担机制不合理,收入保障和提供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职责过度向政府集中,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比较僵化。社保制度条块分割,衔接配套有待加强,碎片化问题突出。
建议延长最低缴费年限
“我不赞成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的做法。”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认为,目前来说,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压力太大,迫切需要改革,但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制度是“下错药”。
“老年人用了大部分医保基金是事实,但老年人只有退休金,没有更多的收入,要缴费有困难。”申曙光认为应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医保基金收支压力的问题,比如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而不是实行退休人员缴费,老年人不缴费,医疗保障由国家财政、社会慈善等承担相应责任。
申曙光表示,除了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以外,还需要配套其他医保改革,比如延长最低缴费年限,“最低缴费15年就能享受一辈子的待遇,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做法。”
何种情况下退休人员要缴纳医保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调整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所谓僧多粥少,经济和社会若想可持续发展,只能从结构改革上挖掘潜力、开源节流。
蔡江南说,逻辑自然很对。对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尤其是社保收支面临的窘境,公众想必都已有切身体会。坦率说,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并不缺乏,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过“紧日子”。当经济形势不好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谁的裤腰带应该勒得更紧一点,以及先勒谁的裤腰带,不完全是“共渡难关”的发扬风格,也是切切实实的利益计算和锱铢必较。
说到底,这是一个利益取舍问题,而利益如何取舍却在根本上关涉公平。未必不能这个群体多出一点而另外一个群体少出一点,关键在于要说清楚为何如此。政策的制定,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解读,还需要不同利益群体意见的充分表达。
缴费额估算:平均每人每月约百余元
中国《社会保险法》第27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2015年10月曾表示,社保法中的一些规定与社保改革取向相悖,其中,退休人员不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规定与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相悖。
政府关心的是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参保人员关心的则是,政策一旦实施自己需要缴纳多少医保费。本刊记者从政府相关部门得到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达到了每月2250元,以这一金额为缴费基数,按照当前8%的医保总费率(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退休人员需要缴纳的平均额度为每人每月180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认为,随着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口增多和医疗费用增加,医保基金的开源是必须做的事情。但必须考虑到中国老年人收入水平等问题,下一步不能再继续降低老年人的收入。
王连喜教授则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中国老年人越来越多,只让年轻人来全部负担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是不可持续的,退休人员可以交一部分费用,但必须划定收入水平,对于低收入者应该进行减免。
从“纸上谈兵”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7200多万名退休人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在未来几年,这一数字还可能继续增加。这意味着,一旦推行相关政策,将有近亿人口非但不能享受免缴医保的政策,反倒从此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缴费。别看测算下来,每人每月仅需缴纳180元,可这对许多平时不舍得花钱的退休人员来讲,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负担。
王连喜认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到规定年限)的人,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已明明白白地写进了2011年7月才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这既是一项法律条文,也是政府的一项承诺。法律条文轻易不能修改,政府承诺同样不能说变就变。哪怕有再多理由要修改政策,也需先过修法这道关。而这背后,则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王连喜说,当然,这时候提出研究实行相关政策,确实有现实考量以及长久考虑。退休人员继续不用交医保当然好,问题是这样做能维持多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退休人员加入免交费而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大军。而这也意味着,交医保的人数可能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家都看到,近年来医保费用大幅增加,有些地方医保基金左支右绌,有些地方累计结余已濒临红线,甚至是在“空账”运行。这样来看,除非让医保基金深陷困境,直至所有人都无法享受既有待遇,否则就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补充医保基金。这也就是说,退休人员交医保,基本上已成为一个必选项。
王连喜表示,既便如此,要使政策到时候能够顺利启动和运行,无论从政策制定还是试点推行乃至全面铺开,都要抱以万分谨慎稳妥的态度。宁可三思而后行,不可一蹴而就。这首先当然是要让大家理解这么做的不得已及其必要性。还有就是不能一刀切,而应因地制宜,并按退休人员养老金比例确定缴纳金额。目前,国内养老金仍分成三六九等,退休人员缴纳多少医保,不宜“一视同仁”。尤其重要的是,在“开源”的同时,必须做好“节流”工作,提高各地医保基金的管理水平。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