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明媚的秋日上午,斯坦福大学,汤姆·马拉尼正在讲QWERTY标准键盘存在的问题。马拉尼不是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他正举办中文打字机和键盘展览。这个展览令马拉尼得出结论,中国正在打字技术方面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地落在后面,仍然紧抱着QWERTY键盘不放。
现在,这仍然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观点,中国——因为拥有75000个独立的汉字,而不是一份数目有限的字母表——历来就被认为是一种与现代技术不相容的语言。如何使用所有的汉字发一份电报或是使用打字机把所有的汉字都打出来?甚至是如何与现代世界沟通?如果你是一个在剑桥接受教育、迷恋希腊文的古典派学者,你或许会得出结论说,汉字“过时了”,字母表万岁!
但是,马拉尼认为,计算机的发明可以将中国庞大的汉字目录转化为一项优势。马拉尼是两本即将出版的关于中文打字机和计算机的著作作者,我们讨论了他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了解到的东西。他的论点解读起来非常有趣。因为,就其核心而言,这不仅关乎中国。这关乎我们与计算机的关系,不仅是将其视为一个物体,而且是一个无形的软件的载体。他说,在QWERTY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另一方面,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QWERTY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用中文输入,需要用户从软件层面来考虑问题。
换句话说,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是一个代码——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
马拉尼说,用中文打字的人都有“代码意识”。现在有十几种中文输入方式,但是西方世界仍然大多坚持在电脑键盘上逐字键入,而没有充分利用电脑软件带来的捷径。他说,困难在于,“你怎么说服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被告知他们的字母表是自切片面包之后最伟大的事物的人们呢?”
马拉尼说,(通过软件平台实现的)中文输入方式将会胜出。其实,它已经赢了。我们的手机现在有“智慧”本文和自动完成模式。以手机打字速度缓慢为代价才让西方人认识到其现有的、逐字母输入的键盘的局限性。然而,即便如此,美国人也只能认识到这种程度了。
(美国《大西洋月刊》)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