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和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有人认为,应将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降低到14岁以下。
忧虑:
人民网:大量实证数据和研究表明,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源是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治理问题。简单地对其定罪量刑,不仅难以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而且是一种回避问题、转嫁责任的做法。
荆楚网:对未成年人判处监禁,不仅会造成交叉感染,而且不利于修复社会关系。一旦可塑性很强的未成年人被贴上犯罪标签,就容易产生仇恨心理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重新犯罪。
见解:
中国网:目前,没有看到对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危害行为情况的系统统计和研究,不能简单地以媒体曝光的极端恶性事件以偏概全,得出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数量急剧增多的结论。
搜狐新闻:当务之急应是建立成体系、轻重有别的不良行为早期干预体系,用教育性的保护处分措施,针对性解决未成年人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改变目前“一放了之”的局面。
凤凰网:应当尽快健全法律制度,出台措施,强化家庭监护和学校教育的责任,完善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处置机制,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社会不良环境,加大政府对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