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今日头条风波

热点观察 2017-11-14 20:50:36 总第244期 放大 缩小

近日,知名媒体人王利芬发飙了,对于今日头条旗下的西瓜视频,比较无节制地侵权传播优米网的视频内容提出了抗议,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反响。然而,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虽然大家对于这种现象都深恶痛绝,对于今日头条如此做法也表达了谴责之声,但是,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做法可以遏制这种现象的出现。但是,通过这件事,也能够渐渐将比较确认的关于内容产业的一些常识性的套路模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们会发现,这已经不仅仅是侵权的问题。因为企业的盈利性本质,决定了企业要降低商业上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就必须建立一定的混充机制,最好有实体的缓冲介质,以及虚拟上的缓冲概念和理念高度。

这就比如乘用汽车为了降低事故率,会设置气囊一样,而今日头条所采取的降低风险的方式,正是利用了所谓的UGC的概念,这种概念理念让侵权这种行为中间有了一层挡箭牌。正是因为这种挡箭牌的存在,才衍生了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发现了侵权就删除,有人计较和举报就删除,没人举报就继续存在,而删除后,又有人继续上传,周而复始。就如商业设计上,任何的“合格”的教材都会提供一种基础的理念,就是在产品流程以及体验上,设置更多的人为或者“自然”的障碍,让退货等逆向业务行为的发生几率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这种现象,可以叫套路,可以叫潜规则,也可以叫模式,看你想用哪种感情色彩定义。然而,更为可怕的或许还不是放纵这种套路的存在,更为高级版本的套路是,将这种模式套路放大,进行二次的开发。所谓的二次开发,就是利用一些僵尸的马甲账号,去根据后台数据反馈来的结果,进行定制化的针对性的操作,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化的特定内容生产,或者说搬运。

算法之恶?

大家都在讨论当下因为推荐算法的作用,使得今日头条这种企业已经消灭了编辑,编辑主导内容推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然而,从事实反应的数据来看不是这样的。最近,包括UC、今日头条等新闻类APP产品,都在加大招收内容类的编辑岗位,而这些编辑更多时候都是承担着一些头条号,或者是大鱼号等的创作。

一方面基于用户阅读数据的反馈,更多时候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编辑,根据这些数据所反应的用户真实需求,去针对性地生产和匹配相关的内容,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内容生产,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数据反馈支撑业务改善,所谓按需内容生产的局面已经开始。

而除了这种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的定制化的、优化的、个性化的内容生产,主要通过借助人工力量进行“增量”生产外,还有一部分的数据反馈,被用在了指导机器去搬运更多的存量内容上,以上诟病的所谓视频内容的侵权转载机会都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

当我们在谈论大数据、谈论数据智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时候,我们依然要受到数据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困扰。

今日头条对于开放平台上头条号作者的扶持,包括资金上的、包括一些写作参考数据的提供,已经能够让更多的头条号作者更加“精明”和智能,无论是头条号一种“自发”的按照这种数据反馈进行一些“优秀”内容的“搬运”,还是一种“主动”“规模化”“预谋式”的“搬运”,都再平常不过了。

当我们在谈论智能推荐算法的优劣的时候,在讨论算法各种的不合乎逻辑,把各种垃圾内容都推送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更多的数据反馈结果会给到为我们提供更多内容的机器,或者是人,而这些数据化的指标,又促进了我们打破固有的版权、道德、甚至是法律的边界,开始新的冒险,因为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表象便利,或许也会同时带来更多的改变,打破我们常规思维逻辑和社会准则的东西,孰是孰非很难分辨。

这么有钱,为什么没把内容做好?

最近传出消息,微信接下来可能会对订阅号有大动作,全面改成信息流模式。如果是真的,这不仅会对每个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产生影响,也会对微信目前的整个内容生态带来剧烈震荡。在此之前,作为中国最大的内容流量平台之一,微信既不参与内容生产,也不参与内容分发,就像一个安静的美男子。现在突然要推出信息流,只能说明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信息流模式来势汹汹。

但信息流模式最近处于风口浪尖,不仅仅是各家内容平台都在拥抱它,更是因为其模式本身特点所带来的争议。简单来说,信息流的本质就是平台根据用户标签,通过算法推荐针对性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千人千面。争议点在于,平台推荐过来的内容,用户可能并不喜欢,甚至认为内容质量“很次”。最近很多媒体敲打信息流领域的“带头大哥”今日头条,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但随着前不久今日头条估值过200亿美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这么有钱,为什么没把内容做好?而被大家遗忘的一个事实是: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是两件事。目前市面上最主要的内容生产商,是自媒体,真正权威、专业的媒体机构只占极少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内容生产这个环节。微信今年7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超过2000万,虽然微信近两年没有公布公众号的分布比例。不过微信2015数据报告显示,29.1%的用户关注了自媒体,而关注认证媒体的只有25.4%。根据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微博认证用户超过140万,媒体只有3万,同时,头条号总数是44万,其中自媒体占33万,企业头条号5.7万,机构及其他账号数量是5.3万。这种分布比例,恰恰也是目前流通内容中优质内容和大众通俗内容数量差距的一个缩影。微博上最大的流量集散地,就是热门话题,而这肯定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肯定上热门话题,但对他获奖作品的解读,应该发生在豆瓣或者知乎上。

传统媒体入驻新型内容平台之后,当然也要流量,但传统媒体数量有限、定位局限,不可能满足用户消费自己碎片化时间的海量需求。自媒体数量庞大,但内容生产能力参差不齐,它们要的就是流量、流量、流量。流量来源无外乎四个维度:情感、鸡汤、八卦、猎奇。无论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还是快手,核心流量都不超过这几个领域的内容范畴。

问题在于,低质内容的锅,只能平台来背。这也是今日头条们备受争议的所在。但这不仅仅是信息流模式的问题,而是天然的内容构成问题。在上一个内容分发时代,搜索巨头也是不负责内容生产、只负责流量分发,但依然会有大量“你懂的”的内容,那还是没有自媒体的时代。所以,只要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相分离,就必然会产生内容合不合适、可不可取的问题。百度绕不过去,微博绕不过去,头条也绕不过去。

无论头条还是其他内容平台,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只要某篇文章引发争议,总有人在评论区开骂:小编脑子进水了吧?这里的小编,基本都是指平台,而不是内容发布者。在很多用户眼里,生产内容的是平台,而不是内容发布者。从精英到草根,都存在偏见或误会。

内容产生流量,流量服从于算法,算法是平台搭建的,所以内容的生产责任就被“理所应当”地推给了平台。问题是,平台并不生产内容。好比平台就是一家百货商场,囊括全国所有的货源,这时商场综合反映的是市场上产品的整体水平,用户在这里可以买到市面上能提供的所有商品;但当用户抱怨商品不够好时,应该去反思、改进的是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技术,而不是抱怨商场提供不了好的产品。内容生产是一回事,内容分发则是另一回事。

算法推荐的问题在于,目前的优质媒体、自媒体不够多,所以产生的、可供流通分发的优质内容就有限。而所谓的“优质内容”也是不同文化层面的用户主观的界定。只能说,目前还处于内容分发的初级阶段。对应不同的用户,引入更多优质内容,推荐每个用户心中的“优质内容”,是接下来今日头条们的最大挑战。

算法遇到的这些问题,和早期淘宝所遇到的假货问题,从逻辑上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也是一样,就是以优质的内容或商品去填充。所以今日头条从2015年就在国内率先推出千人万元计划鼓励优质内容生产。无论是10亿补贴短视频,还是金秒奖、金字节奖,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据说,今日头条每年对内容建设投入的成本高达15亿元人民币。

很难说,是内容塑造了平台,还是平台塑造了用户,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这应该是个前提,只不过之前没有平台能满足所有层级的用户需求。

淘宝从诞生之日起就倍受争议,原因无他:正品与次品、爆款与假货鱼龙混杂,但剁手党们就是不停买买买,从衣服鞋子一直买到钻石珠宝汽车,从淘宝买到天猫,买出了一家市值近5000亿美金的公司。这是一个电商平台的进化,内容平台也逃不出这个逻辑。

所以,真正挑战在于,算法推荐如何与这个庞大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内容池更匹配,以及构建出能持续引导优质内容生成的生态。那时候,才是真的“千人千面”。这不仅需要算法技术的不断进化,更需要内容生产产业的不断升级。今日头条也有责任去探索这些真问题的答案,但无视头条的这些努力,无视内容产业的真实规律,一味去指责头条、指责算法都是不公平而且不专业的。

(编辑组稿/毕晓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