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实施临终关怀避免过度医疗

深度 2018-05-09 15:00:34 姜泓/文 总第250期 放大 缩小

  生老病死天经地义。综观人类历史长河,无数人的生老病死,相互交织,相互衔接,无数人的生老病死,继承、繁衍着历史。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就是由无数对生的期待和对死的躲避而构成。生固然珍贵,死也具有价值。死亡使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人们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去奋斗,去拼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命的价值是死亡赋予的。生命神圣是不言而喻的,它强调人的生命至上,不可侵犯。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而死亡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只能以人性的、人道的方式来维护一个人生命全程的神圣,给临终患者以人格的尊严和人道的关怀。

  临终关怀古已有之

  临终关怀古已有之。中国人素有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讲究“养老送终”,对于长辈,临终时如何使老人死得安心,就是临终关怀在家庭内的表现。不少人因错过给长辈送终的机会而追悔,凸显了临终关怀在我国民族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的意义。中国古代官方也曾设立过初具临终关怀含义的养老机构,如唐代的“悲田院”、北宋的“福田院”、元代的“济众院”、明代的“养济院”、清朝的“普济堂”等。“临终关怀”来自英文Hospice一词。据史料记载,最早的Hospice可以追溯到公无4世纪一们名叫Fabiola的罗马贵妇人,她在自已家中无偿地为饥渴者提供食物和饮料,为贫穷的患者提供照护,以期“积德行善”。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的神父、修女,出于宗教旨意,往往在修道中或修道院旁边附设房间,用于照顾长途跋涉的朝圣者或客商,无偿地为贫病者服务。当时,最著名的Hospice是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德Hospice。至今,那里奥古斯丁修道院的神父们仍然向朝圣者和旅行者提供帮助。所以,Hospice除了强烈的宗教慈善意识之外,含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精神。

  临终关怀新的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临终关怀逐步形成一个现代的话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英国桑德斯博士创立了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开展针对临终病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体现了临终关怀精神,奠定了现代临终关怀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临终关怀工作。

  如今,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临终关怀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和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具有指导价值的科研成果,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福音。上世纪80年代初,Hospice的概念传入香港,1982年,香港圣母医院首先成立了关怀小组,为晚期癌症病人及家属提供善终服务;1987年,香港善终服务会创立,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义务服务、建立实体等各项活动。现在,香港的善终服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台湾比较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有马偕医院安宁病房和忠孝医院的临终关怀服务。1988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首开大陆现代临终关怀机构先河,建立了大陆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对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关怀机构。2001年开始,知名实业家李嘉诚每年捐资逾2000万元在全国20所重点医院设办免费的宁养善终服务即临终关怀服务,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是由李嘉诚倡导和资助的中国首家提供免费善终服务的宁养院。

  临终关怀服务对象:

  临终关怀服务对象是临终病人,然而,临终究竟是指生命结束前的几时、几分、几秒?对于临终时限,世界上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各个国家观点不同。科学研究证明,临终时限可以因死亡原因、病情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猝死(指6-24小时内因非暴力意外的突然死死亡)临终时限较短,而慢性疾病则相对较长一些。一般来说,临终病人是指:患有在医学上已经判明在当前医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治愈无望的疾病,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死亡的人,包括患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并发危及生命疾病的中风偏瘫病人,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衰老衰竭行将死亡病人,严重心肺疾病失代偿期危重病人,多脏器衰竭危重病人以及其他因病处于濒死状态者。

  临终关怀基本原则: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命时间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病人的全面照顾护理,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临终时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临终关怀主要内容:

  (1)临终关怀教育。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从思想观念上能够接受死亡,以科学的态度正视死亡,更加珍惜生命。减轻死者亲属的精神痛苦,缩短悲伤过程,保持身心健康。

  (2)全方位的关怀。在生理上解除病痛及其他痛苦的折磨,不是指治愈疾病本身,因此时医药已无能为力,主要是对症处理一些临时性问题。在心理上能得到亲友与社会的尊重,并给以足够的安慰,让临终者合理安排有限的生命最后时光,有机会实现最后的愿望,有时间处理身后事。

  (3)良好的生活护理。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帮助临终病人提供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的可口饮食,处理排泄物,定时翻身,保证适当睡眠,防止坠床、自杀,提供适当的娱乐,如听音乐、通电话等。

  临终关怀常见形式:

  (1)家庭型临终关怀。是最古老、最主要的形式,人在临终之际,有着血缘、姻缘关系的人们,出于感情、道德、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对临终者表示关心和慰藉。在我国古代,当代广大农村地区,以这种类型为主要形式。

  (2)宗教型临终关怀。各种宗教活动的重点大多重点围绕着人生存与死亡、幸福与痛苦等重大命题展开,其中自然也包含对临终的阐释。对笃信宗教的临终者来说,从中获得的慰藉是巨大的,有时宗教活动在临终关怀中所占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家庭亲人的关怀之情。

  (3)医院型临终关怀。医院专门的临终关怀病房,或者是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是现代临终关怀的主要形式。

  临终关怀如何实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患者本人及亲属应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对死亡这件事有一个较为理性科学的认识。亲人在病情危重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现有的努力,是否能够获益,现有有努力是不是患者本人想要的。一些临终前的病患,患者家属常不惜使用一切医疗资源,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有的时候是为了面子,有的时候是割舍不了亲情,有的时候是由于平时对亲人关心不够,想在最后时刻做些弥补,如此种种,各种想法、做法都有一定道理。实际上,一些无法挽回的疾病,最终结局已定,使用再多的仪器并不能改善预后,只是暂时替代,延缓死亡的时间。有些时候甚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亲人在替患者作出决定时一定要想一想,假如患者能自已选择,他会选择这样吗?这样的选择是患者本人想要的吗?

  (2)理性安排人生谢幕。肿瘤晚期或者高龄老人跟亲人沟通自已离世方式的一些意愿,这种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遍,这实际上就是对自已人生的最后的安排,也不必要忌讳,提前跟亲人沟通,既可以减少患者本人可能遇到的痛苦,又可以减少亲人心理上的煎熬。比如有的人明确表示拒绝气管切开、拒绝手术等等,有一些宗教人士选择在临终前不去医院,而选择在牧师的诵经声中安静离世。

  (3)医患充分沟通,患者家属明确表态。医疗单位或医生,基于“生命神圣”的角度,会想办法使用可能的所有医疗措施,对临终患者努力抢救,有时甚至可能会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等抢救措施,这是作为医者“救死扶伤”的具体体现。然而,最终这些措施是否使用,还需要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试想一下,奄奄一息的临终患者,备受疾病痛苦折磨,往往挂满输液管、氧气管、吸引管、引流管、尿管等,犹如蛛网缠身,此刻临终者真正需要的是身心痛苦的解除,需要的是得到在亲人面前的诀别,已放弃对生的企求,只愿安适平静、无怨无憾地离开世界。此时患者家属,要有正确的认识,跟医生进行坦诚的沟通,作出明确的决定和表态,该放弃时就放弃。

  (4)社会力量热情参与。要对临终者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人的临终关怀,单靠护士、医生是不够的,需要患者亲属、药剂师、营养师、理疗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慈善团体、心理学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宗教人士、民俗学家等各行业人员的热心参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