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空姐搭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滴滴顺风车饱受舆论质疑:审核不严、客服不力、沦为“约炮平台”等问题愈发突出。在5月11日滴滴顺风车下线服务后,5月16日滴滴再度发布整改方案。主要包括:下线标签与评论功能;合乘双方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车主每次接单需要人脸识别,并且暂停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全部整改都在5月31日之前完成。
“紧急求助”加入一键报警
除四项重点的产品升级以外,滴滴还强调将“紧急求助”提升到显著位置。在此之前,滴滴的紧急求助在折叠页面。滴滴相关人士表示,当时这种产品考虑是因为有用户常常按键“试用”,给当地警方带来较大的运营压力。
据了解,在这次修改后,滴滴还在紧急求助原有功能(按下后上传现场实时录音,由客服监听并回拨用户电话,同时自动发送行程信息给紧急联系人)的基础上,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也就是说用户一旦发生危险,可以选择一键110报警。
与此同时,滴滴还承诺在平台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和用户纠纷中,滴滴将主动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对于“人车不符”的情况,除要求司机每次出发前人脸识别认证外,还欢迎全平台有奖举报。
除此之外,滴滴也提出在运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对行程全程录音,以及车内视频监控是否可以在明确告知用户情况下开放以及不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例如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满足其“就业权”,给予顺风车司机的机会。
对此,IT律师赵占领告诉媒体记者,“录音与监控都是属于用户隐私行为,在明确告知并获得授权情况下平台方可使用;至于‘就业权’的问题,因为这种出行属于社会公共利益范畴。平台也确有责任提高准入门槛。”
无独有偶,在这次“空姐遇害案”后,另一家顺风车平台嘀嗒也悄然下线了“结伴”功能。这是2016年6月推出的功能,包括“周边郊游”、“同城活动”、“一起看世界”、“晒图求脱单”、“结伴跑步健身”、“寻找上下班拼友”六个主题,鼓励用户社交。
顺风车法律边界相对模糊
在网约车政策门槛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不属于“网约车”的顺风合乘依然在法律空白地带。司机不需要持证上岗,平台也没有明确的承运人责任。赵占领告诉记者:“目前顺风车平台更多定义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平台资料审核真实,实际上是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这也导致顺风车的审核相对宽松。有一些平台甚至只需要上传身份证与驾驶证就可以注册成为司机,南都记者曾试图在一家平台注册顺风车司机,没有提交驾驶证,平台会提醒三天内务必提交驾驶证信息。但在未提交的这段时间,南都记者可以顺利接到拼车订单。
在遇害案后,交通运输部连续发文六篇,在最后一篇文章汇总,交通部表示网约车也不是法外之地,并提出整治要求:“加强事前准入把关、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维护乘客司机隐私。”
【空姐顺风车遇害案回溯】
2018年5月6日晚,云南祥鹏航空公司空姐李女士在郑州市航空港区搭乘一辆滴滴顺风车遇害。根据警方通报,网约车司机刘某华有重大嫌疑,嫌犯作案后弃车跳河。
5月10日,滴滴向社会发布百万元悬赏,寻找顺风车司机刘某华,并附上其姓名,照片、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随后,一波网友开始人肉搜索刘某华的信息,在找到疑似其支付宝账号后,有人甚至还给刘某华打钱,只为了能够在转账时留言大骂。
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布悬赏令寻找顺风车司机刘某华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帮助破案,尽早还遇害者及其家属一个公道。
5月11日晚,在郑州警方通报的杀空姐疑犯刘某华落水地点,打捞人员发现一具尸体,不过是否是疑犯还需经DNA鉴定。
5月12日凌晨,河南警方在郑州市西三环附近一河渠内打捞出一具尸体。经DNA对比鉴定,确认此次打捞出的尸体系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华,至此案件告破。
【滴滴整改方案原文】
滴滴顺风车已于5月12日凌晨零点下线整改,这几天来我们开展了全面内部自查,并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批评和建议,现向公众公布阶段整改措施,滴滴将严格落实整改,请各界监督。
顺风车整改措施:
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
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
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
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接单在22点之前但预估服务时间超过22点的订单,在出发前对合乘双方进行安全提示。
以上整改措施将在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前全部完成。
全平台出行相关业务,在之前司机背景筛查、三证验真的基础上作如下整改:
专项整治人车不符,坚决零容忍。快车、专车、豪华车每天出车前司机必须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同时在全平台推出有奖举报人车不符。
修改产品设计,将紧急求助功能提升至显著位置。在紧急求助原有功能(按下后上传现场实时录音,由客服监听并回拨用户电话,同时自动发送行程信息给紧急联系人)的基础上,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
滴滴承诺,在平台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和用户纠纷中,我们将主动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此外,在已有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保险、医疗费用先行垫付、意外伤害人道援助、车主猝死公益帮扶等总额最高120万的保障)的基础上,滴滴已着手建立关爱基金,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外,为当事人和家属提供更多的救助和关怀。
以上整改措施将于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同时,全平台将加速推动全面实名制。我们希望广大司机和乘客与我们一起努力,让出行更加安全。
在整改过程中,也有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在此也希望陆续和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真诚地寻求大家的帮助和建议
在现实场景中,大多数司乘纠纷的投诉,双方都各执一词,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给平台判责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也让很多司机和乘客认为平台偏袒一方或者不作为。
对此我们也收到很多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在车内对每个行程全程录音(将明确告知用户,并经过用户授权方可使用软件),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方便在发生车内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例如性骚扰)时取证判责,为保护司乘隐私,录音资料不保存于个人手机,将直接加密上传服务器,保留72小时后自动删除。
我们非常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行程中被录音。且如果未来要增加车内视频监控功能,可能还会需要向用户要求更多的隐私授权。但这确实是提升安全、服务以及在发生事故纠纷后取证判责最有效的办法。这样的措施,大家觉得是否可以接受?
目前我们已和公安机关合作对注册司机进行背景筛查,防止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记录的人进入平台。但我们也希望尊重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就业权),对于不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例如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给他们成为网约车司机或者顺风车车主
以上两个问题,我们会在近期积极地向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请教和咨询。也会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征求公众的意见,并把这样的征询机制长期保持下去。谢谢大家。
(编辑/清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