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深圳热情似火,繁花似锦,万木郁郁葱葱……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万众瞩目的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成功举办。8月21日上午,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与第26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管理(智慧城市)论坛开幕式在深圳会展中心联袂盛大举行。
共绘智慧发展蓝图,助力智慧城市新提升、新跨越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英国国际贸易部投资部长Mr.Graham Stuart,韩国国土交通部副部长朴善皓,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等10多名国家部委的领导,30多名省市的市长、厅长,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和专家等出席了开幕仪式。众嘉宾齐聚一堂,共绘智慧发展蓝图,助力智慧城市在新时代实现新提升、新跨越。
开幕式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主持,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英国国际贸易部投资部长Mr. Graham Stuart,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陈如桂指出,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部署、来推进,进一步加快完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服务基础设施,全面推广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深圳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努力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发展的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品质化和智能化水平。
此外,深圳集聚了华为、平安、腾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深圳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深圳市政府将在国家发改委和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吸收本次论坛的成果,全面加大智慧城市投入,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各方面联动,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市的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的最前列,为中国建设数字中国做出新的探索。
何华武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提升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也是繁荣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窗口,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近年来也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为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深圳举办智博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希望本届智博会能够搭建国内外学者沟通交流的桥梁,助力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作出新贡献。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并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构建了统一、集约、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智慧运用,为2020年将深圳建成世界一流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在8月21日举行的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开幕式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在致辞时如是说。
马明哲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新型智慧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关键在于利用创新及科技手段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升城市管理成效,改善市民生活品质,让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让营商环境更加友善、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马明哲同时表示,此次智博会是智慧城市发展交流的顶尖峰会,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城市的标杆,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构建了统一、集约、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智慧运用,为2020年将深圳建成世界一流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平安诞生于深圳,发展于深圳,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0年来,平安投入500多亿元用于创新科技研发,专利申请数在全国金融业居于领先位置,平安将利用多年积累的科技优势和经验,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马明哲透露,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平安依托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四大核心技术,构建“1+N”智慧城市完整平台体系。其涵盖智慧政务、智慧财政、智慧民政、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房产、智慧环保、智慧养老、智慧口岸以及集合性信息平台,为政府提高了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为市民提升了城市生活和服务的体验。据了解,这是智博会首次系统化公开展示的国内首个“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
凭借过去几十年在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领域的经验积累,平安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将创新科技全面运用到金融、医疗、交通、房产、政府等各个领域,服务城市方方面面,并孵化出专攻智慧城市领域规划、建设与运营的“平安智慧城”。
据介绍,目前,平安已与深圳市政府、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南宁市等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多个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据悉,平安的智慧城市业务已服务全国200多个城市,建立的市民线上服务平台可提供2000余项服务,在智慧交通领域,助力深圳交警五一期间试行大鹏半岛“预约通行”管控方案,实现管控区域内通行量同比下降27.5%,交通警情下降90%;在智慧医疗领域,智能疾病预测平台实现深圳流感预测准确率超过90%;在智慧财政领域,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达到1.29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要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
8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在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主题演讲中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是要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水平。
在题为《智能城市与经济》的主题报告中,潘云鹤指出,当前,不少国家对智慧城市都有很高的期待,中国是实施智慧城市规模最大的国家。他指出,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管理问题、交通拥堵问题、污染问题,智慧城市就是要帮助破解这些问题。
潘云鹤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提出的智慧城市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基本完成后,而中国是在城镇化高潮、工业化高潮和信息化高潮的同时推行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是要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水平,将经过数字化阶段、网络化阶段、大数据阶段到智慧化阶段。他认为,在城市信息化进程中,首先要抓好数字化,第一阶段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数据库系统;第二阶段是抓好互联网、物联网,把这些数据连起来;第三阶段是数据要集中起来形成数据海,才能揭示出彼此之间的关系;第四阶段是人工智能在城市中的应用。
潘云鹤提出,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智能化发展包含很多重要的内容,如企业运行的智能化、产品的智能化、块状经济的数字化、城市和经济协同的智能化等。“可以看到这种协同智能化已经在中国很多地方开始尝试,其中就出现了特色小镇,即把城镇化、工业化、绿色化连在一起发展,并且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的城市。这体现了中国城市的智能化和中国经济的智能化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发展特点。”潘云鹤说。
院士“论剑”献策智慧城市建设 智博会发布《深圳共识》
8月22日,“第26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管理(智慧城市)论坛”(简称“论坛”)在五洲宾馆落下帷幕,同期举行的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简称“智博会”)也闭幕。两天内,国内外嘉宾围绕智慧城市主题展开充分讨论,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方法和目标,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并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
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深圳市市长陈如桂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闭幕式,并共同见证《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的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主持闭幕式。
《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的发布将为深圳的数字政府建设起到示范作用。闭幕式上,何继善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共识共包括七点内容:一是智慧城市建设亟待上升到战略高度;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全面统筹协调合作;三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做好信息工程文章;五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优化标准梯度实施;六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立法确保安全;七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共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需求旺盛,制度优势明显,发展态势蓬勃。尤其深圳在内的部分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对该论坛进行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形式新颖,内容有合有分,突破了以往的模式。同时,论坛主题鲜明,瞄准“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凝聚了广泛的共识。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代表“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家博览会”组委会做总结。他表示,本届智博会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举行,对全国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同时,智博会与第26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管理(智慧城市)论坛一起举行,形成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了国内外8万多观众。他强调,本届智博会是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举办的一次盛会,围绕怎样更好的进行城市化建设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据悉,本届智博会吸引了140多家企业参展,1500个地方政府参展,34个工程院院士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前沿领域展开研讨、交流和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同时,40位中外院士,350余位中外专家、代表参加论坛,可谓盛况空前。21场主旨、主题报告,49场分论坛报告,碰撞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
解读:《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一、智慧城市建设亟待上升到战略高度。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城市载体,代表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展示了城市未来的基本形态,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将成为国家和区域间竞争的制高点。需要进一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将其上升到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预防事故、保障生命安全战略,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产业、技术等改革创新共同发力,政府与社会各界联手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和态势,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全面统筹协调合作。智慧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高度的统筹协调与合作。应当建立权威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协调机制,坚决消除一切阻碍信息共享和透明的体制机制因素,坚决破除公共信息资源部门化的土壤,坚决改变多头建设的无序局面,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和各界联动的合作机制,实现城市功能、资源等的合理匹配。
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创新工程,其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工程路线和技术方案直接关系到建设的成效。应当建立科学论证与行政审批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强化专家评审的实质性和责任性,赋予科技更多的话语权。
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做好信息工程文章。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工程,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信息服务通道是大势所趋。要挖掘数字背后的规律,强化数字整合的顶层设计。同时,鉴于信息系统具有成长性和不断完善性,信息通讯技术的更新迭代具有颠覆性,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的立项和管理应形成区别于其它建设工程的创新方法。
五、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优化标准梯度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是全面的城市升级改造工程,应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深入构筑“政府+企业”商业模式,重新构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规范与标准,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逐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梯度实施应用工程。
六、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立法确保安全。智慧城市建设是安全工程,要实现安全可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科学界定政府和社会运转过程中主动采集和自动沉淀数据的权利属性,界定数据应用的合法合规性,保证数据的依法有序公开和共享。要保障网络安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打击网络犯罪和数据违法使用,保护数字环境下的集体和个体权利。
七、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衡量智慧城市建设品质与效益,除了一系列技术性指标外,最终衡量标准是市民的幸福指数提高程度,是市民在安居乐业、衣、食、住、行、健康、安全、教育、养老、办事等方方面面获得感的提高程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