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出大山,会不停地去想: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能给这些孩子们带来持续的快乐和满足感吗?我们离开后,他们怎么办?这样就开始慢慢地,每年回去……——江一燕
她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温婉恬静的周蒙,是《南京!南京!》里勇敢倔强的妓女小江,还是《三少爷的剑》中的慕容秋荻……她是江一燕,又名江小爬(爱心爬行者),但更是“小江老师”。
“小江老师”这个称呼是对她的最美赞誉
江一燕连续十年支教,秉持着不忘初心的态度。江一燕认为,“小江老师”这个称呼是大家对她的最美赞誉。作为一个大明星,江一燕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的演员,把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作为一个普通人,江一燕希望自己是最平凡的乡村教师,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出一份力。
多年来,江一燕一有时间就会前往广西巴马山区进行公益支教活动,认真地去探访每个孩子的家庭,参与每个孩子的生活。她与他们同吃同住,一同学习,一同进步,一同成长。尽管时间有限,但江一燕的一片赤诚真心鼓舞了许多人。
每一次再见都是为了下次再见面。小江老师的每一次离开都让孩子们带着满心期待的迎接着她的下一次到来。她的爱心从不张扬,她从来不向媒体曝光,每次都只带着志愿者同行。
在别人眼里,支教是江一燕身上的闪光点,但在江一燕心里,支教是她的内心的丰富和升华。直到2015年,江一燕被推上《感动中国》的候选人时,大家才真正了解她的支教以及她和孩子们的相处。
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十年的时光的确令人感动。没有刻意的让媒体曝光,没有商业目的,一切都来自最质朴的初心和“小江老师”这个最美的称呼。
如果一定要给支教找一个开始,那是从2006年开始的,江一燕去广西巴马县东的小嘎呀村拍戏。三个月的拍戏时间,江一燕认识了许多当地的孩子,她被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震撼了,没有老师,只有荒废的教室和狭小的空间。
但最令她震撼的是孩子们那颗热爱学习,渴望变好的心。经过了深思熟虑,江一燕开了一个淘宝爱心义卖站。把卖出的钱捐过来,改善一下孩子们的生活环境,而江一燕的支教之路也从此开始。
从电影明星到山区孩子的老师、“妈妈”
从电影明星到山区孩子的老师、“妈妈”,从女神到孩子王,从妆容精致到“蓬头垢面”, 江一燕坚持了10年……
江一燕说:“我愿意在舞台上发光,这是我的工作;我愿意做小江老师,这是我的生活,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2006年江一燕去山区拍电影,才知道原来山里的孩子过着这样的生活。村里有一间小教室,但因为没有老师,教室已经废弃,孩子们每天只能翻山越岭,赶两个小时的路到邻村上课;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生活贫困,缺衣少食每个孩子都让人心疼……
自此,江一燕开始了不施粉黛地在山区低调支教。每年都要前往山区,短则一周,长则数月,教孩子们音乐、美术、手工、体育……在孩子们眼中,她是 “小江老师”,也成了很多孩子的“小江妈妈”。
江一燕曾获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但在她所有的作品里,她最为珍重的,是在山区支教期间记录下的难忘瞬间。
贫寒不是一日形成,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江一燕说,只要是真心地在做事情,深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真诚和陪伴是给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
孩子们缺衣少食?
江一燕在网上开起了爱心义卖站,把自己以及圈内好友资助的物品在网上进行拍卖,所得资金用来帮助山区的孩子。给孩子们带去校服、鞋等物品,给学校建起了厨房、广播站,设立了奖学金。
孩子们内向害羞?
山里的孩子都很羞涩,害怕跟陌生人说话。江一燕就教孩子唱歌,给孩子们排练舞蹈,带着孩子上体育课,一点点地走进每个孩子,慢慢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奔跑在大自然里的精灵,可爱、善良、灵动。
孩子们不只是陪玩那么简单。
除了给予物质帮助,更多的是教育孩子成长懂事,那些永远温柔的老师绝对是假的,要教育孩子首先要能“制服”孩子,江一燕说有时候自己也会很凶。
除此之外,孩子们收到资助,也要教孩子们学着感恩。跟孩子们一起录感恩的视频,给朋友们看孩子们的成长和改变,让大家更了解山里的孩子,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其中……江一燕告诉记者。
是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物质投入,公益也不是简单的衣食无忧,真诚和陪伴才是给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
(编辑/安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