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17岁的亚美尼亚姑娘阿斯特丽德暡ǜ晁寡铮ˋstrid Poghosyan)飞到了上海。怀揣着上海音乐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她,一个中文字都不认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她也根本没想过会来中国。
如今,喜欢交响乐的上海人,也许不知道波戈斯扬是谁,但提起星星,许多人有所耳闻。没错,星星,正是波戈斯扬的中国名字。因她于去年秋天拿到了《留学生在沪工作证》001号,而被媒体争相报道。最新的消息是——她已经成为所在单位上海交响乐团的团长助理。
从改革开放后允许自费留学生来华学习,到如今向留学生发放工作许可证;从1978年来华留学生1200人到2017年在华留学生近50万——40年来,来华留学生的各种变化,证明了中国的吸引力正在大大增强。
拥有多年驻美国、澳大利亚使领馆教育领事工作经验的魏礼庆先生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接受海外留学生,大致有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让来华生源覆盖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突出标志,成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往和东西方价值取向沟通融合的载体。“来华留学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检验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
到了1990年代至2010年以前,中国开展来华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为世界培养领袖级人才,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的同时,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以及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2010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开启了我国从教育资源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
数量增长源于吸引力增长
《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次”。
而根据教育部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2017年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校学习的人数为48.92万人,且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如果不出意外,2010年所提出的“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次”,将很有可能在今年提前实现。另一方面,2017年中国已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回顾历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的1950年,即有海外留学生来华。第一批33名来华留学生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5国,全部进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1954年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得到发展,越南、朝鲜、蒙古、老挝等国留学生相继来华。从1950年到1978年,中国共培养了12800余名海外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几乎全部由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
改革开放后,海外留学生来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中国开放自费留学政策。1978年,有1200人在华学习。当197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接受自费留学生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后,当年有300余名自费留学生来华。魏礼庆在教育部工作期间曾做过统计,从1979年到1989年,我国共接受130多个国家的40221名留学生,其中奖学金生13699名,自费生26522名。从此,自费留学生逐渐成为来华留学的主体。“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队伍中出现了学位生,海外留学生不再是短期培训为主。加之自费生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的来华留学工作的层次、质量和规模,也体现了来华留学工作逐步与世界接轨。”魏礼庆如此说道。
穆拉图曁匦っ罚∕ulatu Teshome)算是深入经历这一阶段的一位来华留学生。这位现任埃塞俄比亚总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谈起中国历史文化更是头头是道。原来,他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于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91年在北大国政系继续深造,师从赵宝煦先生,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在北京学习期间,随着逐步过了语言关,穆拉图渐渐对周边熟悉起来,与很多中国人交上了朋友,有空的时候,他常和中国同学一块逛街、喝啤酒、聊天。对北京的大小胡同,他都十分熟悉。取得北大博士学位后,1991年,年仅34岁的他以参赞衔进入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很快就晋升为政策制定及培训司司长。此后,穆拉图先后担任埃塞俄比亚驻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的大使;担任埃塞俄比亚联邦政府经济发展及合作部副部长、农业部部长;2002年10月起任议会联邦院议长。
2003年4月,穆拉图携夫人、儿子访华。这一次,他故地重游去了桂林。穆拉图当时回忆起1981年北大组织的150多名来华留学生的桂林之游。“那时候,我一口‘京腔’,人家会以为我是北京人。”穆拉图笑言。
与穆拉图类似,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暵砦髂颍↘arim Masimov)亦有来华留学经历。1989年9月,马西莫夫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4年的本科课程,于199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之后,他担任哈萨克斯坦外经贸部驻中国新疆办事处专家、哈贸易之家驻香港执行经理。2006年1月,马西莫夫出任哈政府副总理。2007年1月,马西莫夫出任哈政府总理。2012年12月正式卸任。2013年4月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再次任命马西莫夫为总理。
2015年12月在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马西莫夫作为第三位外方嘉宾致辞。他通篇采用汉语普通话发言,迎来满场一阵阵掌声。谈及对中国互联网发展路径的推崇,马西莫夫还开玩笑地说自己“略带阿拉木图口音”,比如把阿里巴巴说成“那个阿力爸爸”,引起一片笑声。如今,再次卸任总理的马西莫夫,出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在到访中国时表示,愿在执法安全领域与中方密切协作,为两国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1990年代,中国相继推出“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教育兴国和强国战略,比预定计划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魏礼庆回忆说,这一时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是招生主体。“这意味着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的管理职能由政府向非政府机构转变,同时外国留学生管理逐步法制化和社会化,逐步淡化在华留学生的外国人、客人和外交色彩,拉近了中外学生的距离,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魏礼庆说。
这一时期,直至如今,来华留学工作仍在为世界培养领袖级人才,服务国家整体外交需要做出贡献。泰国公主诗琳通(Maha Chakri Sirindhorn)曾到北大学习,即为一例。但与此同时,来华留学工作更已开始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以及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在诗琳通公主来华之前一年,2000年1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提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发展”的方针,并规定“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从2001年到2009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这一切源于中国吸引力的增长。伴随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有“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建立,大批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访学、游学。
如今,自费来华留学生已经占来华留学生的绝大多数。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来华留学的48.92万人中,有43.06万人是自费生,占总数的88.03%。从中亦可见中国吸引力的增强。
来华留学与中国梦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韩国留学生尹娜瑛说:“2017年9月份,我来到上海。最惊讶的一件事情就是人们拿着手机很简单地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付钱。在出租车上,在餐厅里,借共享单车的时候、甚至在路上买便宜的夜宵时候也是如此!”
中国的吸引力,往往要等来华留学生到中国后一段时间,才有更多体会。
来自亚美尼亚的星星,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交响乐团的红人。作为团长助理,她除了帮助团长沟通国际项目,还要负责上交的“乐友会”,打交道的对象都是国际友人。
在微信朋友圈里,星星发出过这么一段视频——她在广场上漫步,听见广场上的音乐,放声歌唱:“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除了会做家乡传统的亚美尼亚美食“蛋糕沙拉”以外,她现在还会做川菜宫保鸡丁。不过她也会感叹:“中餐做起来真的很费功夫,还要洗很多盘子,而且还是没有中国师傅做得好吃。”
星星回想自己来中国前,根本没想到未来的她会生活在上海,并在这里学习、工作这么多年。5岁的时候,她开始学小提琴。高中毕业她想去留学。家里希望她尽量选择国家公派留学。尽管亚美尼亚算是亚洲国家,但在文化上更接近欧洲。她申请了几所欧洲大学,可符合公派规定的都是政治或经济专业,唯一接收公派音乐学生的国家是中国。
“我就通过这个途径来中国了。以前根本没想过会来中国,觉得很远,没有概念。”星星说。2009年夏天,星星正式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从本科读到研究生,星星就这么在上海待了七年。去年,星星成为第一个拿到《留学生在沪工作证》的留学生,编号为001。星星说:“大家都知道英国有个007,现在我成了上海001!001听起来不是比007还酷嘛!”
2016年,首届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收集的数据显示,参与招聘会的国际学生中,希望留在中国工作的比例高达95%。
2017年1月,由人社部、外交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符合条件的优秀国际学生毕业后无需工作经历即可在华就业。
与此同时,开放的中国,令海外留学生到中国后,感到了一种国际交流的便利。复旦大学乌克兰留学生安塔夏说:“我们班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乌克兰、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瑞典、英国、奥地利、菲律宾等。我们在复旦讨论和交流,对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理解有很大的好处。这样,我对从没去过的国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我的眼界。”
魏礼庆认为,中美、中俄、中英、中德、中法等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推动着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的改革。
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中国语言文字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劲。因此,掌握与精通中文的国际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看好,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中国的国际氛围越来越被国际同行看好,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和国外院校落户中国。
(编辑组稿/张晓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