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坚定信心不动摇。他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6年,他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凉山州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我国已累积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但仍然面临严峻形势。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贫困人口仍有166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深度贫困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众志成城地实现脱贫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要坚持精准脱贫方略,标准不变,目标不变,韧劲不减,求真求实。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解决贫困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调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脱贫攻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除了咬定目标,稳扎稳打、扎实苦干,别无他途。脱贫压力大、任务紧,不是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理由,急躁冒进和拖延懒散一样要不得。只有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才会真实,脱贫成效也才能经得起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都是求真务实的题中应有之义。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意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也一定能打赢的硬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不懈奋进,以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始终不变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大的努力迎难而上,我们定能如期实现预定目标,续写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最辉煌的中国故事。”
(编辑/常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