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贝聿铭: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跨越者

文化 2019-06-06 19:19:31 吴鑫 聂丽平/文 总第263期 放大 缩小

贝聿铭设计的法国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据《纽约时报》报道,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于当地时间5月16日凌晨在曼哈顿的家中逝世,享年102岁。贝聿铭的建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摇滚名人堂、中国银行总行和苏州博物馆等。他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1983年,贝聿铭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评审团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学,因无法习得教授的古典绘画技巧而转学至麻省理工学院,并在1940年取得学士学位。1948年,他在获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后不久,就被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聘用,负责监督柴根道夫旗下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设计,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当时,大多数哈佛的同学主要都在设计别墅,但贝聿铭很快便开始设计高层建筑。他设计的第一个项目海湾石油大厦(Gulf Oil Building)成为了亚特兰大的地标建筑。以这段经历为跳板,贝聿铭在1955年与亨利·科布、伊森·伦纳德共同成立了贝聿铭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但在成立初期,主要仍在为柴根道夫的公司做设计,直到1960年柴根道夫的商业帝国遭遇财政危机时,事务所才找到理由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这一时期,贝聿铭的作品以其网格混凝土外墙为特点,包括1963年完工的纽约基普斯湾广场(Kips Bay Plaza)、1964年完工的费城社会山塔(Society Hill Towers)和1967年完工的纽约银塔(Silver Towers)。

此后,贝聿铭的作品更具雕塑性,如1967年落成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这座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建筑以雕刻式几何学为特点,是贝聿铭第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项目,美国《新闻周刊》称其为“突破性的设计”,这座建筑也成为他往后被称为“几何学魔术师”的转捩点。

贝聿铭设计的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为位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这座建筑采用玻璃和大理石构成的棱角结构与三角形的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被誉为美国70年代最成功的建筑之一,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也称赞其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强烈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也被《纽约时报》资深建筑评论家誉为当时最杰出的设计师。许多评论家认为,贝聿铭超越了现代建筑随意、冰冷的风格,创作出了一座大胆的纪念性建筑,温暖,甚至令人振奋。

但贝聿铭最出名的作品当数他设计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贝聿铭曾说,“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没有做错,那就是卢浮宫”。

1984年,为纪念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鏾is Mitterrand)亲自委托贝聿铭在这座曾经的法国王宫前进行扩建工程。但作为国家级的标志性建筑,对其进行现代化扩建引发了巨大争议,金字塔方案公布后,很多人质疑,玻璃的设计会破坏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但在1989年,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的玻璃金字塔最终建成。最后,这座设计长达13年的建筑被巴黎人认可,在几年之内,玻璃金字塔便成为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不仅展现了贝聿铭的设计才华,还体现了他的耐心与毅力,他因而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声誉。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贝聿铭曾表示,卢浮宫关乎建筑,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个拥有历史价值和比喻意义的象征性入口,寓意连接现代与古代。而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也体现在贝聿铭其他的设计之中。作为华裔,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与跨越。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次年,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1927年,父亲调职至上海,贝聿铭在香港与上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这段成长经历被认为影响了他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他的建筑常常用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从而使自然融入建筑。

贝聿铭在1974年回到中国,参加美国建筑师协会组织的一场文化交流。他毫不犹豫地批评中国的建筑,认为中国建筑受苏联建筑影响太深而变得平庸,他发表演讲希望中国关注自己的传统建筑风格,而非盲目追随东欧风格。

1978年,贝聿铭拒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层酒店的邀请,他担心这种高度的建筑会破坏城市的空间布局。他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

贝聿铭认为,香山饭店的设计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因此借鉴了古典的园林与江南民居。最后的建筑将几何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采用了玻璃天顶,将日光引入内廷,而布局方式则是一系列不规则的院落,主体后是曲径通幽的中式园林。

贝聿铭在中国设计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香港中银大厦。1982年,中国银行在香港筹建总部大厦,作为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贻之子,贝聿铭自然地接过了中银大厦的设计。由于大厦由三角形和菱形构成,也遭受到了阻力。笃信风水的香港人担心,大厦的尖角会带来噩运。但大厦最终还是落成,并有70层楼,高100米,是当时香港的第一高楼,也是当时除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

1990年5月,中银大厦落成后,贝聿铭宣布退休,但此后他仍然参与了一些小型项目的设计,如苏州博物馆。1999年,贝聿铭受苏州市政府委托开始设计苏州博物馆,最终在2006年落成。这个设计融合了贝聿铭的现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理念,选用了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建筑元素,但在建材上却选用了钢材与玻璃,并融入了他惯用的几何语言,以几何造型为主,体现了东方与西方美学的交融。

博物馆始终是贝聿铭青睐的设计对象,在《贝聿铭全集》的序言中,贝聿铭曾经写道:“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如果不学,我就无法设计。从我在哈佛大学时期师从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项目,到我最近的作品,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重新审视天际线和创造标志物的建筑师”

贝聿铭反对对建筑潮流的简单二分法,他曾表示,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并不重要,这是个次要问题。比起建筑被设计和建造的风格,更重要的是社区,“它对生活有何影响?”

但评论界对贝聿铭的描述与定义并不会因此停止。贝聿铭的建筑设计被描述为彻底的现代派风格,2002年,传记作家卡特·怀斯曼称贝聿铭是“仍在实践中的晚期现代主义中的最杰出的一员”。1983年,他获普立兹克奖的评语则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然而,他作品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四十年来,他设计的作品既有工业、政府和文化建筑,也有中、低收入住宅。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他的敏锐和耐心,他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贝聿铭逝世后,多家外媒发文悼念他。《纽约时报》评论贝聿铭“是一名少见的能同时吸引房地产开发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之一,他所有的作品,从商业摩天大楼到艺术博物馆,都代表了前沿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

半岛电视台的一篇报道评价,贝聿铭以锋利的线条和鲜明的结构打造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独特品牌,他的作品以强有力的几何形状和宏大的空间为世界各地的景观增添了优雅,他在历史的基底上融入了现代性。该报道还引用建筑评论家、作家保罗·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的话称,贝聿铭能用创新的事物突破极限,同时让很多人产生兴趣,因此,他能设计出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那样的建筑物,既前卫,又受欢迎。

今日美国的报道称,贝聿铭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改变了世界各地城市的天际线,报道引述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霍华德·德克尔的话称,贝聿铭的建筑几乎对当地城市的环境都产生了影响,“当我们看到年轻建筑师对现代主义重新探索时,人们开始关注贝聿铭的作品、他所表达的那种平衡,以及他去掉不必要的东西以揭示本质的方式。”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贝聿铭是一个重新审视天际线和创造标志物的建筑师,他的设计遍布全球,远远不止于文化中心、摩天大楼和豪华酒店,他还设计了学校、医院、市政建筑和住宅项目。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