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沧桑巨变!40年前,作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应势而生,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就此开启;40年间,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迅速崛起成为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GDP突破2.6万亿的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超大型城市。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40年沧桑巨变,40载沧海桑田,深圳在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中引领中国经济腾飞,书写了一部充满活力、充满干劲的改革开放史。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性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施展了法术,在40年的时间里,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奇迹般崛起于中国南方,绽放出举世夺目的光彩。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嘱托,开启了经济特区发展的新征程。
波澜壮阔四十年,先行示范再出发!进入2020年,深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奋力夺取“战疫情稳经济”双胜利,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程”中,跑出新时代的“深圳加速度”。
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一脉相承、使命相续
盛夏深圳,草木葱茏,繁花似锦,晴空如洗。夜幕降临,流光溢彩,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进入不惑之年的深圳,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城市的活力、经济和秩序正在加快复苏。
时针拔回到40年前,在惊天开山炮中,经济特区的开拓者们,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演绎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曾经,这里只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街道。现在,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摩天大楼高耸林立,城市功能日趋完备;
——曾经,这里人均年收入仅134元、地区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现在,这里GDP突破2.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0万元,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
——曾经,这里被称为科技荒漠。现在,这里正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商事登记制度、科技供给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积极抢抓“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深圳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扩大开放、社会治理上实现了根本性改变。
2019年8月,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又迎来了一大历史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进入2020年,深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奋力夺取“战疫情稳经济”双胜利,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程”中,跑出新时代的“深圳加速度”。
——早在今年3月中旬,深圳就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号改革任务清单”,明确列出210项具体举措;
——紧接着,一季度重大投资项目集中启动,全年计划投资的重大项目达487项,总投资超8000亿元;
——一系列为新经济培育基础设施的“新基建”项目也投入建设,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等;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修订工作正在推进,瞄准商事登记、人才互认、涉外法律等方面大胆创新……
数据显示,2020年整个一季度,深圳全市新设企业数量不降反增,目前,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33.7万户,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此外,今年4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是春节后复工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6%,也较一季度实现由降转增。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回首过去这40年,深圳经济特区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起步,在风雨兼程中成长,在披荆斩棘中迎接挑战。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一脉相承、使命相续。也正是“先行先试”积累起来的成功实践、发展成就,让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深厚、条件成熟,有信心、有能力从“杀出一条血路”走向“闯出一条新路”。历史选择了深圳,深圳必将无愧于历史。
奋力在新时代走在最前列 在新征程勇当尖兵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四十年间,深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魄,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创造了千余个“全国第一”。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圳以营商环境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全力跑出先行示范区建设加速度。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深圳经济特区与生俱来的魄力与担当。从率先打破“大锅饭”的工资分配制度到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从建立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到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从率先“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四十年来,特区人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
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闯关夺隘的先锋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由过去的单项破冰转向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探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财政管理体制、住房供应与保障机制、国资国企、土地管理制度等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攻坚克难的胆识,先行一步的锐气,在事关长远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在制约发展的难点方面攻坚突破。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继续保持领先难度加大。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等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新的使命。实现新目标,特区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以实际成效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
——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推出40余项秒批、300项不见面审批、建设项目审批“深圳90”等举措;商事主体增至337万户,创业密度保持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改革并实施城市多层次住房供应保障制度;
——2020年3月,深圳又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的全新服务理念,提出210项改革举措,从“减环节、压时间、降费用” 三方面精准发力。在深圳开办企业,1天内即可办结。
——2020年6月15号,深交所正式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进入实操阶段。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力度,打破各部门数据“孤岛”,为优化营商环境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如今,深圳所有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94.0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理,“秒批”事项已达212个。在国家行政学院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中,深圳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蝉联全国重点城市第一。
负冀前行,方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时代。特区之所以特,就在于敢闯敢试,就在于特别能改革的鲜明品质。在深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征程中,深圳有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以营商环境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正因为有这样的举措,深圳才能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才能跑出新时代的深圳加速度,才能以优异成绩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之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多年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摆在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从一个边陲农业县零起步跃上全球活力创新之城新高地。创新是深圳的根与魂,更是时代赋予深圳的重要使命。如今,深圳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华为的名字可谓妇孺皆知。2020年4月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华为的5G技术正在全球推广运用。华为从创办到登顶全球信息通讯行业之巅,用了30多年。1987年,任正非用集资的2.1万元,在深圳创办了华为公司,到2019年,这家公司的年销售收入超过8500亿元。
华为是深圳自主创新的一个代表和缩影。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率先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短短四十年间,在创新资源极其匮乏的“科技荒漠”上建成了一片“创新绿洲”,孕育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深圳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两大重磅文件发布,对深圳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3月,在科技部等国家五部委文件中,深圳被正式明确为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座落在深圳西北角的光明科学城,就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地,各项建设正如火如荼。目前,这里已入库重大项目超过50个,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六个大科学装置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七个国家级平台都在加快建设。据记者了解,到2025年,这里要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展望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
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除了光明科学城,深圳市委市政府先后主动谋划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系列国家级重大平台,大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入推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项目推荐“悬赏制”、项目评审“主审制”,有力激发创新创业动力。如今,3万家科技创新型企业、1.7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活力迸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6万亿,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平均每天诞生60多项国际专利。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尤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深圳成为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成果领先、创新文化浓厚的典范城市,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今天的深圳,“创新”已成为其最闪亮的名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向着新的高度展翅翱翔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40岁,人生迈进不惑之年,城市却正值青春!40年城市蝶变,创造世界奇迹!
40年风雨兼程,40年衔枚疾进,深圳这片土地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人们欣喜地看到,40年后深圳生产总值增长万余倍,跻身全球城市30强;昔日深圳最高楼仅有3层,如今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有近1000栋;这里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已然四通八达,让人流、物流、信息流经过此地自由穿梭、川流不息;文化绿洲悄然崛起;“公园之城”令人诗意栖居;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健步前进。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成就了深圳在世界的美誉,托举起千万深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毫不夸张地说,40年来,深圳走过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用数倍时间才走完的路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创造奇迹的密码是什么?注视这座城市的人都希望找到答案。40年党旗高扬,引领深圳发展党的坚强领导,为深圳创造发展奇迹提供了根本保证。“深圳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总离京视察第一站来到深圳,对深圳寄予殷殷厚望。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深圳,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党中央、国务院又对深圳委以重任。党的坚强领导,确保深圳蹄疾步稳向前迈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圳以走在最前列标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特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试点制定一批党内法规,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勇闯改革开放“深水区”提供坚实保障;深圳市委常委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维护核心、忠诚担当、砥砺奋进,抓好“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进一步增强执政本领。
“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2018年10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的铿锵表达,是中华民族用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续写辉煌的豪迈宣言。
40年奋发实干,铸就辉煌业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圳建市后不久就在蛇口工业区竖起来的这块标语牌,是一代代深圳建设者胼手胝足、埋头苦干的生动写照。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深圳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实干,在深圳已经成为鲜明的用人导向和城市品格。
走过40年,新的伟大历史等待深圳去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的新使命,是深圳新时代发展的总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奋斗目标奋力前行,深圳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才能在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鲲鹏击水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机遇。深圳过去因开放而兴,未来更会因开放而强。面对新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外开放环境的变化,四十正青春、扬帆再起航的深圳,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追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城市。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深圳,未来可期!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40年的成绩属于过去,下一个40年呼唤鹏城人接力奋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的特别寄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标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奋力托举深圳经济特区这座伟大的城市向着新的高度腾飞,书写新时代深圳更加辉煌的明天!争取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