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冠疫情大考:绿色复苏 绿色治理 全球行动”
2020绿色发展城市高峰论坛暨第八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于12月6日至8日在特区鹏城圆满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冠疫情大考:绿色复苏 绿色治理 全球行动”为主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国际低碳城论坛发展中心主办。
本届论坛由一场主论坛、七场专业论坛、三场闭门研讨会组成 聚焦“新冠疫情大考:绿色复苏 绿色治理 全球行动”
本届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本届论坛组委会轮值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刘德顺,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司司长梁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深圳市政府副市长艾学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G帕特尔经济与政府学教授、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气候变化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唐杰,招商银行原行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目标指导委员会委员马蔚华,国家有关部委、各兄弟省市领导、有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以及组委会邀请的其他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开幕式与主论坛由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主持。
本届论坛由一场主论坛、七场专业论坛、三场闭门研讨会及同期配套活动组成,具体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绿色金融论坛、能源论坛、绿色城市论坛、第六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创新经济论坛、绿色健康人居环境创新与技术应用专业论坛、碳交易机制助力城市碳达峰/碳中和专题论坛在内的七场专业论坛。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围绕“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展开研讨;能源论坛聚焦“氢能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展望”这一主题,探索氢能产业布局,突破核心卡脖子技术,建立产业化应用体系,积极发掘氢能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安全稳定、智慧高效、清洁低碳的创新能源体系。
共商绿色治理,共举全球行动,探索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作为论坛配套活动的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于12月6日下午拉开序幕,共有十一个中外项目参加路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致辞表示,很高兴能参加2020绿色发展城市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国际低碳城论坛,也非常珍惜有这样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与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共话绿色,共商绿色治理,共举全球行动,研讨探索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开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球性变化。一是资源能源效率全面提升。2019年与2020年相比GDP能耗和耗水量分别下降24.6%;二是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消费比重达到15.3%,提前一年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三是污染攻坚战取得成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2%,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四是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环保产业产值年均接近7万亿,年均增速将近15%。2019年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102万辆和97.2万辆,均居世界首位。
苏伟表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最认真,行动最有力,提前碳达峰,明确碳中和。这不仅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举措,也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碳达峰目标的落实要求我们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上都要有深层次的变革,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强有力的举措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推动经济和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的,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需要总体上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要有方案和路径,有措施,制定路线图,设定时间表。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5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提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区域,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保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并于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深圳市政府副市长艾学峰代表深圳市政府致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国将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为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一直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忠实实践者和坚定推动者。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优美良好的城市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019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并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下一步,深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聚焦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努力在打造美丽中国的城市范例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为国家完成碳减排承诺打造深圳样板,做出特区贡献。
众多行业大咖参加本届论坛 传递国际绿色低碳最强音
作为传递国际绿色低碳强音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大咖参加。在12月7日下午举行的主论坛上,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论坛组委会轮值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关键是实现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全球在绿色复苏方面已经达成共识,这场疫情启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方式和生活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各国和各个国际机构对绿色复苏都要采取行动,绿色复苏从短期来说就是要解决疫情问题,要在疫情之中得到复苏。现在疫情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形成了第二波、第三波,所以要战胜疫情是绿色复苏的重要前提。另外要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风险,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实现巴黎协议的目标和意义,所以绿色重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已经成为重启经济的重要目标。应对气候变化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打赢全球防疫保卫阻击战更需要开放合作。绿色发展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共识,现在的投资就是为今后做准备。中国提出了新基建就是要瞄准新兴产业,瞄准绿色发展进行新的投资,而且提出来国际国内双循环。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从负转正,前三季度增长率0.7%,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2020年GDP增长达到2%,中国的经济复苏也为世界经济提振了信心。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定,在恢复过程中新动能的作用突显。互联网经济、高新科技等绿色产业逆势增长,这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疫情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引领作用。
本届论坛组委会轮值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演讲中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碳减排绿色发展领域有许多新鲜的事件,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30-60目标。美国有可能重返巴黎协定,欧洲一直积极主动,提出了2050目标。最近日本和韩国也在跟进,还有很多国家也在采取行动。我们已经看到了碳减排绿色发展的新气象、新格局。我们对2060碳中和的目标到底怎么看?我认为,到2060的目标提出之后会影响很大。首先,表达了政治意愿,因为各国领导人对“碳”的问题的政治意愿非常重要,实际上成了疫后推动全球化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对我们来讲,更重要的一点,从现在开始就要为40年的目标采取进一步行动。所以,具体来讲就需要倒排时间表和路线图。最近我们正在搞“十四五”规划,那这个规划就要制定出具体的指标。如总量指标、碳减排到什么程度,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幅度有多少。我近期提出建议,以后公布经济增长指标的时候,比如每个季度公布一次GDP增长多少,应该同时公布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强度指标。
本届论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邀请国际绿色低碳领域的知名学者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参与论坛。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席、全球经济与气候委员会(新气候经济)联合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也通过网络视频发表了演讲。
在本届论坛上,还发布了多份重要研究报告,并启动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由刘世锦牵头编写的《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探索—基于“生态元”的全国省市生态资本服务价值排行榜(2020)》;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牵头编写的《中国绿色低碳城市评价研究》,以第三方视角对全国169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多维度绿色低碳评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